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智库 > 正文

报业影视传播的新模式

2012-02-03 16:05:14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滚动推介,专家研讨,好酒也要会吆喝

《奢香夫人》的反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各界、各媒体高度关注

2011年11月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奢香夫人》首播新闻发布会。国家民委副主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等领导,及贵州省委、毕节地委、省文联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人民日报》11月22日在“文艺评论”版面,图文并茂刊载三位著名文艺评论家评介文章,指出《奢香夫人》通过表达跨时空跨文化的人类共同的情感愿望,实现了世界主题的中国表达,且与世界各民族对话。《光明日报》11月17日以两个整版刊载著名文艺评论家评介文章及由此引发的贵州文化现象。

《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南方日报》《河南日报》《湖北日报》等多家媒体关注《奢香夫人》播出及观众反响,刊登整版海报,转载、刊发大量稿件。

腾讯、百度、新浪、搜狐、网易等几大综合门户网站及新华网、中国网等全国新闻门户网站均推出新闻报道专题,其它一些重点新闻网站也对电视剧新闻进行转载。包括百度音影视频、乐视网、土豆网、优酷视频共18家网站上传和转载电视剧《奢香夫人》所有视频,引发网友热议,网友评论数量总计不下100万条。

为更好地推介该剧,发行方自开播之日起,还在北京地铁、公交,西客站LED大屏幕,以及西安、兰州、呼和浩特、天津、青岛、沈阳、石家庄等人群较广的城市公交地铁人流集中点投放宣传片,全天滚动播放。发行公司还在北京、武汉等城市通过报刊、网络、社区路牌、广播、公交车身等媒介,发布了《奢香夫人》形象广告。

二是普通观众热捧

《奢香夫人》在央视开播,无异于为观众做了一次深刻而又生动的历史文化知识普及。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奢香夫人》将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和文化保护相结合,剧中无论是奢香夫人的衣着头饰,还是人物之间的来往礼节,均是遵照彝族传统,这些原汁原味的文化元素,使电视机前的观众对这个古老的民族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三是收视率、发行量创新高。

2011年11月10日至11月23日,在CCTV-1(综合频道)黄金档热播28集《奢香夫人》,收视率达3.8,超过2011年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平均收视率。《奢香夫人》不仅在CCTV-1(综合频道)热播,还在20多个省级卫视、地方台,以及网络在线播放,音像制品等实现了第二轮、第三轮发售,影响面更为巨大。目前,该剧每集发行总价超过100万元,发行收入接近3000万元,成为一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影视力作。

四是专家给予高度评价。

2011年11月27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和中国电视交流协会主办的《奢香夫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专家们极大热情给予这部电视连续剧高度评价。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总政宣传部、中国传媒大学、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对《奢香夫人》的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以及此片对国家文化战略,当前民族团结形势下的重要意义等给予高度评价。

李准、仲呈祥、王丹彦等著名专家学者表示,《奢香夫人》视野开阔、立意高远、叙事精彩,从整个中华民族命运来叙述少数民族和汉民族融合,是这类题材的一个突破和新的里程碑,既非单一站在汉文化立场上观察少数民族文化,又不是置身于少数民族文化之中,来呈现少数民族文化形态,从而回答和呼应了我们今天仍然面对的民族团结、以人为本、民生至上、和谐仁爱等主题。

五是热播引发贵州旅游热。

该剧绝大部分采用了实景拍摄完成。因此在剧中,观众不仅可以了解到贵州那段被尘封的历史,更可以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观赏到九洞天、百里杜鹃、清虚洞天生桥等一系列贵州的奇观,透过荧屏纵览贵州自然人文美景。《奢香夫人》在央视开播,无异于为贵州旖旎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神秘的民族风情做了一次最直接最广泛的宣传。

随着《奢香夫人》的热播,奢香故里——大方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旅游热浪。近半个多月以来,人们纷纷到大方县实地观看《奢香夫人》影视拍摄基地。奢香博物馆统计数字显示,每天至少有2000多人前来参观,周末游客更像赶集一样蜂拥而至。《奢香夫人》所带来的旅游热,让大方县的餐饮业也火爆起来。“看贵州宣慰府,吃大方鸡豆腐、豆干火锅,买大方漆器、辣椒、豆制品等特产”已成为前来旅游参观者的基本选项,同时也启发了大方县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发展旅游的思路。该剧既是电视艺术作品中的精品,又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号角中横空出世的文化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