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佳作赏析 > 正文

文化自觉视野下的中国新闻业与新闻学

2012-02-03 16:01:31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众所周知,如同范长江、邓拓、穆青等一大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记者一样,甘惜分、方汉奇、丁淦林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家,其文其学也无不实事求是,静水深流,浩浩然一派大家之象,堪为今日新闻传播学及其“走、转、改”的典范。与其言必称美国,言必称西方,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他乡当故乡,何如继承发扬这一脚踏实地的优良学统。而一旦扭转甚嚣尘上的不良学风与文风,像甘惜分先生念兹在兹的“立足中国土,回到马克思”,则不难发现现代中国及其新闻实践原有多少值得探究的学术话题,又蕴藏着多少珍贵的学术思想资源。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世界的风云变幻,人文社会学科日渐显现鲜明的文化自觉意识,亦即陈寅恪先生所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本意,对既往偏颇的反思和对未来道路的自省越来越成为学术思想界的普遍趋势。2004年设立的一年一度颇具影响的中国文化论坛,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2008年度会议上,就集中反省了三十年来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⑦ 论坛编辑的年度报告“总序”,则重点阐释了意义深远的文化自觉:

可以用费孝通所说的“文化自觉”这一命题来界定所谓“对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文化自觉”这一命题中的“文化”涉及经济、政治、法律、教育、学术和其他领域的方方面面;这一命题中的“自觉”表达的是在全球化的处境中对于中国文化自主性的关切和思考,而这一关切和思考不可能不涉及中国如何在开放条件下寻求经济、政治、法律、教育、学术等领域的独特的变革道路这一现实问题。

我们强调中国的变革有着自身的“独特的道路”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基本认识:第一,中国是个古老的文明,又经历了现代的革命和30年的改革,中国的变革必然是一个立足于自身的传统与现实而展开变革与创新的过程,那种简单照搬现成模式的方式不仅在历史中曾经导致灾难,而且也会在现实中将中国的变革引向歧途;第二,当代全球化浪潮包含着一种支配性的逻辑和同质化的趋势,中国的变革一方面离不开向其他文化与社会的学习和借鉴,但另一方面又必须在开放中确立自身的自主性。所谓“和而不同”,表达的正是这种开放性与自主性、关联性与多样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基于一种深刻的“文化自觉”,人们才能避免盲目的自卑与自大,真实地理解我们置身的这个多样性的世界及其面临的挑战。⑧

以新华社80年新闻人为代表的中国记者,在费正清所言“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已经创造了异常丰富而别开生面的新闻业绩,形成了一整套新闻实践、新闻思想、新闻体制、新闻传统等。我们的新闻传播学是不是有想象力、创造力、生命力,归根结底还在于能不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此作出自己的思想建树,将如此丰厚的专业遗产化解为历史与逻辑有机统一的学理与学统,并在世界确立自己的地位与影响,为学术共同体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正如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在2011年中国文化论坛上围绕政体问题的发言谈到的观点:前人创造的历史功勋既是我们学术来源的根本所在,也给我们留下了如何解说它、化解它的学术命题。⑨倘能如此,则对中国、甚至对世界的新闻业和新闻学都将具有意义非凡的学术贡献,正如中国道路为人类社会开辟的前景与希望。(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本文为节选版,全文收录于《光荣与梦想:“新华社80年历程回顾与思考”学术研讨会文集》)

【注释】

① 黄昌禄:《民族情》,载“新华社建社80周年纪念特刊(下)”,《新闻业务》2011年第43期,页48。

② 强世功:《中国香港:文化与政治的视野》,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页144-171。

③ 刘鉴强:《如果有来生,还是做记者——范敬宜谈新闻记者的修养》,《新闻记者》2002年第6期。

④ 万小广:《创作者永远是自学者——关于农村记者冯东书》,载“新华社建社80周年纪念特刊(下)”,《新闻业务》2011年第43期,页80。

⑤ 参见丁柏铨《论新闻学的学科影响力》,《现代传播》2011年第6期。

⑥ 穆青:《难忘华山》,《中国记者》1998年第9期。

⑦ 详见苏力、陈春声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⑧ 黄平主编:《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总序”,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⑨ 圆桌会议《中国现代政治体制的演变》,《中华读书报》2011年10月26日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