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佳作赏析 > 正文

文化自觉视野下的中国新闻业与新闻学

2012-02-03 16:01:31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为有源头活水来

无论是新华社,还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都为现代中国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历史初稿以及思想命题,犹如一幅活灵活现的“清明上河图”。而这些新闻篇章之所以历久弥新,首先都在于记者及其报道“接地气”,同现实生活和亿万人民的社会历史实践息息相通,而这也正是中国新闻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传统。早在约七十年前的延安整风中,以《解放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业与新闻学就已确立了这一原则——实事求是,陆定一的著名新闻定义更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贯穿于新闻之中。

自此,新闻业就将这一原则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成为中国新闻人的座右铭。如今新闻界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也是对这一传统的发扬光大。诸如华山在战争年代“跟战士一道没日没夜地行军、作战”,解放后在三门峡建设工地一呆五年,在林县断断续续住了十几年,写下报道红旗渠的《劈山太行侧》;穆青六访兰考、七下扶沟、八进辉县;黄昌禄三十多年行走于少数民族地区;冯东书走遍东西南北的偏远乡村……这些新华社记者的传奇,就已经足以说明一个貌似简单的道理: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吗,那么你就亲口尝一尝;你想了解事实、报道新闻吗,那么你就深入人民与现实生活,体味每天新鲜的太阳。

按说,这些道理属于尽人皆知的常识,教科书里也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原本不需要多费口舌。然而,不知何时起,诸如此类的常识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新潮侵蚀下,被一点点消解,一层层解构,一步步变得模糊,混乱,甚至颠倒。仿佛不需要专业,不需要调查,不用讲政治,不用有文化,甚至不需要训练有素的记者,包括一百年前进士记者黄远生心仪的“四能”——能走、能想、能听、能写,而只需镇日宅在写字楼,上上电脑,玩玩手机,iPad这个,iPhone那个,一切不旋踵即可轻松自如“搞掂”。于是范敬宜自嘲打油诗里的新潮景观自然也就屡见不鲜,不足为怪了:

朝辞宾馆彩云间,

百里方圆一日还,

群众声音听不着,

小车已过万重山。③

面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重温前辈记者的新闻道路,尤其富有启发、警策和现实意义,如四十多年从事乡村报道的冯东书:

在从事新闻工作的40余年间,冯东书的足迹踏遍祖国东西南北的山山水水:东到黑龙江省抚远县,南到海南省三亚市,西到新疆帕米尔高原脚下的乌恰县,北到黑龙江省漠河县,并对全国多数贫困地区进行过调查。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