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智库 > 正文

都市类报纸“走转改”的实践与思考

2012-02-03 16:00:20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

——都市类报纸“走转改”的实践与思考

以“飞入寻常百姓家”为目标、以基层报道、民生报道为重点的都市类媒体如何“走转改”?怎样认识必要性、加强针对性?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本文以《南京晨报》的实践作一些探讨。

□ 文/姜圣瑜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杂交稻之父袁隆平的话,是他作为一位院士的成功之道。

当前,全国新闻界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什么是大地?实际就是大地,群众就是大地,生活就是大地;什么是天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天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就是天空。“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只有深入基层,才不会坐井观天;只有走进基层,才能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得更全面,更透彻;只有走进基层,才能胸中有大局,笔下出精品,写出一篇篇“顶天立地”的报道、写出“让党和人民都满意”的报道……

“看天空不远”是因为“贴大地不近”——都市报更需要贴近大地的五大理由

从都市报的地位与作用来看,都市报对百姓影响更大;从都市报的队伍来看,年轻人是主力军;都市报记者年纪轻、学历高、思想活、有冲劲,给报社注入了新鲜血液,但这些年轻记者大多是从“家门”到“学校门”再到“报社门”,他们当中有少数人成了喝喝咖啡的“小资记者”、隔窗看景的“车轮记者”、闭门造车的“文件记者”、粘贴复制的“电脑记者”。

从都市报的报道内容来看,有些往往沉迷于“小众旨趣”的自我玩赏;都市报许多年轻人的报道往往热衷宣扬个别成功人士不可复制的传奇,渲染独特个体不具普遍性的奇情怪想,沉迷“小众旨趣”的自我玩赏,以致脱离伟大时代,远离沸腾生活。有的报纸为迎合部分人的猎奇心理,几乎办成了明星大腕专版、奇人怪事的秀场;有的报纸版面上车祸高发、偷情不断,小三小四上头条、人命关天看热闹。

从都市报的大局意识来看,“看天空不远”是因为“贴大地不近”;都市报的编辑记者要增加政治意识、宏观意识、大局意识,也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从都市报的群众观点来看,“我是谁”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群众观点的根本问题,对这个问题都市报记者并没有真正解决好。以批评报道为例,舆论监督是社会的排气阀,也是都市报不可或缺的报道内容。然而在舆论监督过程中有些编辑记者往往搞不清楚“我是谁”。有的以“救世主”自居;有的成为落后人群的“民意代表”,不能以建设性态度搞舆论监督;还有的报纸企图通过搞批评报道打开市场,赢得发行量……

带着问题走基层,换个角度看问题——思想在“贴近”中净化,感情在“大地”中升华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如何解决?常堵车、难停车、难打车如何缓解?空气污染、噪音扰民、渣土车横行如何治理?带着问题走基层,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能找到不一样的答案。

2010年起,南京投资180亿元实施以雨污分流工程。正是从那时起,百姓看到的是马路上的围挡、挖坑、施工,有些记者报道的也多是堵车、扬尘、闹心……一时间,180亿大工程背上的大多是骂名。带着这个问题,2011年9月2日,《南京晨报》记者走到南京一个雨污分流工地的“8米深的地下”采访,她发现“工人们手脚并用爬进直径80厘米的管子里,弓着背缩着身,用最原始的方法,坐在洞里,一锹一锹将土铲出来。”“‘挖土的时候脚用不上力,只能是两个膀子和手用力’常年累月地挖土,陈师傅的手掌和手指肚上都是老茧。”……在文章的最后,记者感悟道:“写过不下几百次的雨污分流工程,却从来没想过,雨污分流到底是怎么做的。陈希根、朱红兵、庄永胜……年轻的40岁,年纪大的54岁,他们每天爬上爬下,跪着进进出出。地下,他们爬行;地上,请人们向他们致敬!”此后,《南京晨报》加大了对雨污分流工程的正面报道,增进了广大市民对这一造福百姓工程的理解、支持。

从指责到理解、从批评到表扬,是记者与基层感情融合的结果,是贴近大地的结果。下一次基层,了解一个群体,理解了一项工作。看病难看病烦为不少百姓所诟病,特别是去中医院看病,因为需要抓中草药,队伍常常排出几十号甚至上百号,不少人埋怨药师手脚慢、埋怨“看病十分钟,抓药两小时”。但是当记者走进江苏省中医院的药房之后,发现药师们也在着急。《“黄药师”每天得走10公里》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从发药窗口到药柜最顶端,就10米左右,抓一味药一个来回就是20米,一张方子按照15味药计算,就要300米,平均一个人一天要配40张方子,也就是12000米。有时一味药要称两次,跑的次数还更多,粗略估计,一个配方的药师一天走的路有10公里左右,也就是400米的操场要走25圈。”即便如此,药师们仍然在想尽办法减少市民等待的时间,“为了加快速度,尽量少喝水,少上厕所……”

人们都说供电部门是电老虎,有的记者热衷于报道高电价以及电力部门的曝出来的高工资高福利等等。《南京晨报》记者走近电工副班长吴伟,写了一篇题为《他们每天爬上爬下/是为了征服高空和电场》的报道,说他“一个月能有七八天回家就不错了,大多数情况下他需要24小时待命。尤其在用电紧张情况下,带电作业是必须的,高空、电场等危险也是肯定的”……这样的报道使人们对供电公司增加了解和理解。

装修是个烦人的活,市民挑装修队毛病、装修队嫌市民抠门,双方矛盾不断,但是在记者亲自体验了“最轻松的”砸墙的活时,才发现这一行赚那点钱确实不容易,在《“黄大锤”尘土噪音中生活》中,记者写到,“一阵剧烈的抖动让我猝不及防,电钻差点脱手。”“‘别人能活80岁,我们最多活60岁。’‘黄大锤’老滕半开玩笑地说,干他们这行,对身体最大的伤害是灰尘。‘砸完红砖墙,吐口吐沫都是红的。’”

通过走基层报道,晨报记者学会了用积极的眼光看世界、看问题看社会的主流化倾向,晨报由此展开了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心怀大爱”为主题的主流化转型。

记者通过“走转改”不仅增加了对基层的感情,也加深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对党和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的理解。建设保障房是项民心工程,2011年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建设力度。有的记者对党和政府的这一决策部署并没有深刻理解。在走基层过程中,《南京晨报》记者采访了低保户胥承武和殷顺英,在2011年搬进廉租房之前他们租住在一间白天都要开灯的房子里,每月租金300元。而他们现在的房子则是全新装修——房间铺地板、厨房有全套橱柜、卫生间有全套洁具和冲淋用具、附近有大菜场、旁边还有好又多超市……而月租仅需22元钱。《廉租房里的笑声》让记者加深了对党和政府这一重要决策部署的理解,也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这项惠民工程给百姓真正带来的实惠。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文化体制改革如何让百姓感知,如何惠民?记者在走基层中采访了大量鲜活报道,《南京晨报》专门开辟了“文化惠民”专栏,先后报道了《每年100多场免费演出送到家门口》《南京作家:我愿意关注公共事务》等一批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此外,《南京晨报》就“加大保障房建设、医改在基层、城乡公共服务”等重大主题推出了“民生工程·民声记录”系列报道,侧重以百姓视角,记录百姓温暖故事,传递百姓温暖声音,以点及面,展示党政府对民生的关注、百姓分享的幸福和实惠。

改文风不仅是改文字——稿件要听到下基层的“脚步声”

改文风不仅是改文字。都市报有些报道虽然文字很“朴实”、表达很“通俗”,却始终让人感觉隔着一层,仿佛走马观花。如果只是用群众语言、日常俗语为文章添彩,而自己却始终徘徊在人民群众的心门之外,这样恐怕依然有违改文风的初衷。为此,《南京晨报》要求“走转改”的稿件,要听到记者下基层的“脚步声”。有一篇题为《清晨4点记者与环卫工一起扫马路》的报道。文章写到“一阵冷风吹过来,脸上凉凉的,记者下意识地紧了紧外套,穿起了橘黄色的环卫服,接过一把扫帚……直到东方泛了鱼肚白”。在扫地过程中,记者从“扫帚司令” 李建成那听到了他的满足感“天一亮,看到马路清清爽爽的,就特别满足”;从掏粪的孙凤祥那听到了他的希望“儿子考上大学,我们再苦也值了”;从扫大街的徐德明那听到了他的迷茫“不知道自己要苦到啥时候,马路的尽头在哪里?等干不动了再说吧”;最后老徐(徐德明)还请记者通过报纸给市民带三句话:“希望女孩子吃口香糖的不要乱吐,口香糖粘在马路上最难扫;男人不要喝醉酒,酒喝多了,吐在路上,扫起来最恶心;遛狗的人最好带张纸,狗随地大小便也不文明……”

稿件中听到了“脚步声”,自然就没了学生腔、闻不到机关味、淡化了网络情结,话语更朴实了、文风更清新了。《南京最后一个倒马桶老人》面对记者的疑问时说,“臭不臭?真臭。当姑娘的时候,搽过胭脂口红雪花膏,看见路上的粪便也会捏个手帕堵鼻子。但这就是我的饭碗,不讨不要,粪是臭的,饭是香的。”在《戴着安全帽大棚里上班》中,记者与蒋秀英大姐面对面:“一开始,最不习惯的是,上班规定一定要戴安全帽。一连十几天,安全帽戴在头上,勒得头疼。”记者在与环卫工一起扫马路时,环卫工夸记者:“你抓笔杆子的手,扫地还蛮有样子的……环卫工人不善言辞,你问一句话,他们蹦出两三个字,说话的速度比扫帚的动作还要慢。”没有华丽的修饰、去除后天的造作,却又蕴藏着朴素的道理、饱含着最浓烈的感情。

把长效机制纳入市场化轨道——让“走转改”效应在报业发展中延伸

读者肯定、市场认可,更坚定了我们推进“走转改”的决心。为了建立长效机制,把“走转改”长期坚持下去,《南京晨报》在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

建立“记者调研联系点”制度,制度要求每位记者编辑确定一个街道或者乡镇作为自己的基层联系点,要定期深入联系点下辖的企业、医院、学校、村组、群众中采访调研,每年见报稿数量不少于4篇。目前,《南京晨报》记者编辑已经将触角深入到南京市13个区县的大部分乡镇、街道,基本实现了网格化覆盖。

《南京晨报》把“走转改”与报纸的市场化发展融为一体,让“走转改”效应在报纸的各项工作得以延伸。一是在办报理念上延伸,都市报市场化手段的利益取向与主流化报道的政治取向,在办报实践中往往造成偏差,通过“走转改”,大家的认识更加统一了,步调更加一致了,我们提出了“新闻更贴近,服务更贴心”的办报理念,较好地完成了主流化转型;二是在报道内容上延伸,《南京晨报》提出“独家”“独创”“独到”的报道要求。三是在创意策划上延伸,“创意就是金钱,创新就是生命”,2011年中秋节前《南京晨报》推出全国首份“月亮报”、国庆节前《南京晨报》“黄金报”重磅出击、10月底的南京版“清明上河图”成了全国最长最美的“画卷报”、11月底的《南京晨报》再推独树一帜的“贺卡报”……一系列重大策划创意,既是来自“贴近大地”的灵感,也是“仰望星空”的大手笔。(作者是《南京晨报》总编辑、高级记者)

来源:《中国记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