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智库 > 正文

都市类报纸“走转改”的实践与思考

2012-02-03 16:00:20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改文风不仅是改文字——稿件要听到下基层的“脚步声”

改文风不仅是改文字。都市报有些报道虽然文字很“朴实”、表达很“通俗”,却始终让人感觉隔着一层,仿佛走马观花。如果只是用群众语言、日常俗语为文章添彩,而自己却始终徘徊在人民群众的心门之外,这样恐怕依然有违改文风的初衷。为此,《南京晨报》要求“走转改”的稿件,要听到记者下基层的“脚步声”。有一篇题为《清晨4点记者与环卫工一起扫马路》的报道。文章写到“一阵冷风吹过来,脸上凉凉的,记者下意识地紧了紧外套,穿起了橘黄色的环卫服,接过一把扫帚……直到东方泛了鱼肚白”。在扫地过程中,记者从“扫帚司令” 李建成那听到了他的满足感“天一亮,看到马路清清爽爽的,就特别满足”;从掏粪的孙凤祥那听到了他的希望“儿子考上大学,我们再苦也值了”;从扫大街的徐德明那听到了他的迷茫“不知道自己要苦到啥时候,马路的尽头在哪里?等干不动了再说吧”;最后老徐(徐德明)还请记者通过报纸给市民带三句话:“希望女孩子吃口香糖的不要乱吐,口香糖粘在马路上最难扫;男人不要喝醉酒,酒喝多了,吐在路上,扫起来最恶心;遛狗的人最好带张纸,狗随地大小便也不文明……”

稿件中听到了“脚步声”,自然就没了学生腔、闻不到机关味、淡化了网络情结,话语更朴实了、文风更清新了。《南京最后一个倒马桶老人》面对记者的疑问时说,“臭不臭?真臭。当姑娘的时候,搽过胭脂口红雪花膏,看见路上的粪便也会捏个手帕堵鼻子。但这就是我的饭碗,不讨不要,粪是臭的,饭是香的。”在《戴着安全帽大棚里上班》中,记者与蒋秀英大姐面对面:“一开始,最不习惯的是,上班规定一定要戴安全帽。一连十几天,安全帽戴在头上,勒得头疼。”记者在与环卫工一起扫马路时,环卫工夸记者:“你抓笔杆子的手,扫地还蛮有样子的……环卫工人不善言辞,你问一句话,他们蹦出两三个字,说话的速度比扫帚的动作还要慢。”没有华丽的修饰、去除后天的造作,却又蕴藏着朴素的道理、饱含着最浓烈的感情。

把长效机制纳入市场化轨道——让“走转改”效应在报业发展中延伸

读者肯定、市场认可,更坚定了我们推进“走转改”的决心。为了建立长效机制,把“走转改”长期坚持下去,《南京晨报》在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

建立“记者调研联系点”制度,制度要求每位记者编辑确定一个街道或者乡镇作为自己的基层联系点,要定期深入联系点下辖的企业、医院、学校、村组、群众中采访调研,每年见报稿数量不少于4篇。目前,《南京晨报》记者编辑已经将触角深入到南京市13个区县的大部分乡镇、街道,基本实现了网格化覆盖。

《南京晨报》把“走转改”与报纸的市场化发展融为一体,让“走转改”效应在报纸的各项工作得以延伸。一是在办报理念上延伸,都市报市场化手段的利益取向与主流化报道的政治取向,在办报实践中往往造成偏差,通过“走转改”,大家的认识更加统一了,步调更加一致了,我们提出了“新闻更贴近,服务更贴心”的办报理念,较好地完成了主流化转型;二是在报道内容上延伸,《南京晨报》提出“独家”“独创”“独到”的报道要求。三是在创意策划上延伸,“创意就是金钱,创新就是生命”,2011年中秋节前《南京晨报》推出全国首份“月亮报”、国庆节前《南京晨报》“黄金报”重磅出击、10月底的南京版“清明上河图”成了全国最长最美的“画卷报”、11月底的《南京晨报》再推独树一帜的“贺卡报”……一系列重大策划创意,既是来自“贴近大地”的灵感,也是“仰望星空”的大手笔。(作者是《南京晨报》总编辑、高级记者)

来源:《中国记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