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人 > 正文

扎在群众中 电波才能远传——记“百姓记者”刘彤

2012-01-16 15:21:56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新华网沈阳1月16日电:根扎在群众中 电波才能远传——记“百姓记者”刘彤(上)

新华社记者李仁虎、于力

这是萦绕在丹东市民耳边最真情的声音;

这是普通劳动者最熟悉的身影;

这是有困难群众最殷切的期盼……

46岁的刘彤是辽宁省丹东市广播电视台一名普通记者。踏上新闻这条路15年来,他手中的话筒始终对准普通群众。环卫工、建筑工、淘粪工、农民工……最基层群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通过他手中的话筒,再经过电波传遍丹东的山山水水,传送到百万丹东人民的耳朵里、心坎上。

丹东群众亲切地称他为“百姓记者”。

一辆自行车走街串巷

“又到年终岁尾时,大伙儿的小日子过得还好吗?民生早报记者刘彤骑车走街串巷,进门入户,对话民生,并通过归拢出的一组组数字,与您共同品味咱老百姓过日子的苦辣酸甜。”

这是今年初刘彤推出的一组专题报道《骑车大街小巷看民生》开篇语。《21本记账本》记录了市民刘桂萍21年的生活变迁,《一锅爆米花崩出好日子》讲述了“爆米花老李”的幸福生活,《烧煤户的冬天》描写的是北部山区住着平房、烧煤过冬的困难人家……这些报道在市民中的反响超乎想象的强烈。

骑辆红色的旧自行车,车筐里放着背包,整天奔波穿行在丹东市的大街小巷。这是刘彤留在群众脑海中的印象。

这辆红色自行车已经伴随刘彤走过了12个年头。平均每天,他要骑5个小时左右,骑行30公里;平均每个星期,修车两回,有时候刚修完一天就又跑坏了;平均3个月换一条外胎,两个月换一次内胎。年过七旬的修车师傅崔永祥戏称他为“VIP会员”。

台领导、朋友们多次提出要给他换辆新自行车,刘彤说什么也不愿意。节俭已成为刘彤的一种生活习惯,但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辆车已经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走过黑夜,走过黎明,风里来,雨里去,顶烈日,冒严寒,刘彤骑着这辆车走遍了丹东市上千条大街小巷。岁月在这辆红色自行车的车把上、车梁上打下了斑斑点点的痕迹。两只车轮下,流淌着刘彤的汗水,流淌出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新闻报道。

“坐着轿车来,许多底层的老百姓不愿意接受采访。没有这辆自行车,我很难接触到这些普通的群众,他们也不会把真实的生活和声音告诉我,通过我的话筒传播到千家万户。”

“不当要车和要材料的记者”,是刘彤当记者15年来坚守的一条原则。那是一个雨天,刘彤骑自行车到锦江山公园采访,售票人员怎么也不相信还有下雨天骑自行车采访的记者,刘彤只好掏出记者证。许多次,刘彤骑自行车采访受到采访对象的怀疑,他不生气,老老实实地掏出证件。掏的次数多了,新证件不到半年就磨得斑驳陈旧。

10多年前,在当农村记者时,刘彤的行走工具是拖拉机、毛驴车和两条腿。1999年秋天,刘彤到宽甸县长甸镇采访,得知河口村农民通过互联网销售特产燕红桃的线索,立即要去现场采访,当下在路边登上农民兄弟的拖拉机,之后又步行一个半小时到达了卖鲜桃的现场,采访结束时又顶着大太阳天步行一个来小时,在路边搭乘长途汽车返回,采录的《互联网上卖鲜桃》荣获当年辽宁省政府广播奖新闻类节目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