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智库 > 正文

网络流行体的流变机制与传播特征

2011-12-27 15:45:39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传统媒介关注。当网络流行体在网络上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频次达到一定的临界点后,也会引起传统媒介(主要是纸质媒介)的“注目”。传统媒介对流行体的关注和报道不仅有直观的现象描写,也有从专家视角进行的解析、透视与反思。“咆哮体”出现一周后,《扬子晚报》3月15日刊文认为咆哮体是“一种网友自娱自乐的网络语言创意”,《新华日报》3月17日文章则指出“咆哮体:另类宣泄难逃泡沫化宿命”。传统媒介的报道让网络流行体迅速走进大众视野,但同时也表明该流行体的发展基本上已进入成熟和饱和阶段。

磨蚀与淡出。流行体在网络上集中爆发一段时间后,使用者的过度使用和网络媒介的快速传播都会加剧其新鲜感和生命力的磨蚀。同时,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会不断给网友提供新的话题和创造新的表达形式的机会,旧的形式逐渐被替代。2010年至2011年的岁末年初,“子弹体”、“亲密体”、“见与不见体”占据网络。而到了3月份,“咆哮体”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网络,岁末年初的各种语体纷纷淡出大众视野。

网络流行体的传播特征

网络流行体作为一种网络语言形式,其发展和传播过程既体现一般网络语言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征。网络流行体的传播主要有时效性、高频性、动态性、交叉传播性和传播周期短化等特征。

时效性。一种网络体在最初使用的时候会被视为流行、时尚的标志,但被传播推广至大众视野之后,它的时尚感便开始逐步消失,很容易被求新求变的网民所抛弃。

高频性。高频性是指网络流行体具有在特定阶段被高频使用的特征。网络流行体所关注的一般是特定时间内大众所普遍接触、关注的话题或者社会事件,其表达内容又多涉及社会民生热点与个体生存困境,极易引起公众心理的普遍共鸣。在微博、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网络媒介裂变式传播方式的推动下,网络流行体往往会呈现出集中爆发、井喷而出之势。这种现象被传统媒体形容为“一次网络的集体痉挛”、“造句潮”、“网络狂欢”。因此,特定时段的高频传播是网络流行体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

动态性。网络流行体的动态性主要表现为流行体一种接一种地不断出现、更替。特别是今年以来,网络流行的爆发越来越频繁,“你方唱罢我登场”,构成一种“动态”的流行态势。而这种动态的“流行”又是紧跟社会时事、反映民心民情的。在一定程度上,动态流变的网络“体”可以被看成是一幅记录社会进程和民生热点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