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舆论监督 > 正文

深圳一机动车检测站被曝潜规则 站长给记者塞红包

2011-12-13 16:40:40  来源: 羊城晚报  作者:   
视频加载中...

屡次检测不过关,

300元“潜规则”后拿到绿标

据媒体报道,报料人郑义介绍,他刚当上一家公司车队的总负责人,负责检测和维修车辆,公司内受损的车辆或旧车都由他开到西乡机动车检测站进行检测。郑义告诉记者,没有绿标的车辆在市区很多的主要干道都是禁止通行的,为了确保公司车辆能在市区内行驶,他多次来到机动车检测站检测车辆。

郑义回忆,12月初他驾驶着公司的一辆面包车来西乡机动车检测站检测,在进行绿标检测时,面包车的排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测量结果数值为3000多,比排放限值规定的1650超出将近一倍,结果未通过。后来他又开着这辆车到检测站检测过一次,结果和第一次一样。郑义不死心,又去检测了一次,结果在《在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测试报告》稳态工况法检测结果一栏,还是显示氮氧化物的数值为3548,超过排放极限。正当他摸不着头脑时,一名工作人员对他说:“再来几次也是搞不定的,除非你拿钱给我们。”老郑这才“顿悟”,原来这里面还有一个“潜规则”。

事后,郑义通过中间人———一名李姓男子,花费300元顺利拿到了一张“绿标”。原来轮到他的车时,工作人员仅将测量工具的小部分插入排烟管中,迅速就拔了出来,电脑显示各项指标“合格”。

回访现场:

站长声称冤枉硬塞记者红包

12日上午,报纸、电视等媒体再次来到西乡检测站回访。记者看到,绿标检测台一共有4个通道,平均每七八分钟检测完一辆车。按照七八分钟检测一辆车的速度,1小时检查最少7辆车。如果有一半的车需要花钱买绿标,每小时收入超过2000元,“额外收入”过万显然是轻而易举的事。

西乡检测站王站长说,前几天曾有车主来检测站检测车辆,刚开始第一次时没有通过检测,随后又连续来检测三次,都没有通过,或许是该名顾客不满意检测结果才故意投诉,是污蔑检测站的行为。

据王站长介绍,西乡机动车检测站检测程序异常严格,各处都有监控探头,站内的工作人员不会做出如此明目张胆的舞弊行为。

王站长称,这些收钱的男子属于二贩子,不是站内的工作人员。但为何二贩子在检测站旁明目张胆地收钱时,站内工作人员竟默许这种行为并置之不理呢?王站长并未回答。王站长说,检测站周边曾多次出现小商小贩非法贩卖三元催化剂的行为,至今很多不合格车辆也是通过此途径通过检测的。

据检测站一设备供应商负责人称,一般的车辆在行驶七八千公里后就不同程度受损,开始冒黑烟,这时候车辆是通不过检测的,应当先到有关车辆维修店进行维修保养、并经过尾气治理后才能再次来检测站检测,但很多车辆会通过使用三元催化剂让车辆达到过关状态。其称,三元催化剂是一种能使车辆排烟管内气体在短时间内净化的助剂,一般在车辆检测前使用,使用后车辆检测完全合格,三元催化剂的作用一般可持续1—2个月。

当记者采访完毕后,该站工作人员拿出几个信封声称是通稿,塞向现场的媒体记者。记者看到里面是一张张百元大钞后,拼命推却。但工作人员堵住大门,声称不收下不能出外。记者在车上计算了一下,所有信封的钱一共1.1万元现金。事后,所有“信封”被深圳某报记者交给深圳报业集团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