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主持人:有人说在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竞争之下。有人会觉得传统的平面媒体会显得寡不敌众,表现出一些担忧。但是一些监测数据显示,从平面媒体的发行量上来看,喜欢深度阅读的读者数量不是在下降,反而在增加。您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周志懿:这就充分说明微博的产生对传统的媒体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是市场手段的进一步丰富。但是,微博虽然有如此多的优点,比如说及时性、人人可以成为记者,信息源非常丰富。但是还有先天的缺点,它的缺点就是,第一,字数的限制,既然是微博,一般的微博控制在140个字以内,承载的信息量是有限的。第二,审查机制问题。由于它没有经历大型的机制化、体制化的媒体把关人的程序,没有媒体的删校把关程序,在微博里面还是存在大量的没有经过核实的信息,它只能成为信息源,甚至还有可能成为谣言。微博产生以后,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大量的线索和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和线索出来以后,微博里面有一个自我辟谣的机制。更广大的受众从微博里获取某一样信息,产生了对某一件事情的印象以后,他们迫切需要寻找答案,这个答案只能依靠传统媒体和主流的传播平台建设。以平面媒体、广电媒体为主的这些主流媒体,他们跟微博的不同在于,他们更严肃、更严谨,他们稿件的生存都需要经历严格的三审三校的程序,确保内容的公正、客观和真实,再加上他们的篇幅、版面、时段的宽度和广度,他们可以把微博里所不能够承载的更多的信息深度分析内容进行再次的呈现。所以,这说明传统媒体和微博是互相补充的。他的冲击更多是观念和理念的冲击,更多是信息源和互动成效的冲击,但是这不足以撼动传统媒体作为主流传播平台的地位。正如你刚才所说,微博产生不仅没有让传统媒体被冲垮,反而给传统媒体发展制造了更好的环境和土壤,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传统媒体也在利用这个平台。 主持人: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有人说随着微博平台的不断扩大,在传统媒体占领这个阵地的过程中,很有可能把传统媒体沦为微博新闻的纸质版或者是广电版。这个事情您怎么看? 周志懿:我认为不能这么说。因为微博是一个信息源的“放大器”,是一个信息源的“收集机”。传统媒体利用微博的线索进行深化和解读,这跟微博上的信息完全是两个概念。一个是信息源,第二个是深度解读。传统媒体,或者所谓的广电版和电子版他们承载的信息量远比微博承载的信息量要大得多,也有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对信息进行了更深一步的解读。我觉得这是一种更好的事,是丰富新闻的一种体现,也是传统媒体和微博关系的体现。 主持人:它们二者的关系不是A打到B,或者B取代A的关系,而是互惠互利的关系? 周志懿:对。主持人:包括中国铝业公司在内的央企每年会发布一份社会责任报告。目前国内有专门研究传媒社会责任的机构吗? 周志懿: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