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金君俐 陈 琼
新闻是一个需要激情和理想的工作。所谓新闻理想,既是新闻从业人员对自己职业行为设定的目标,也是他(她)职业信仰的集中体现。在当今新闻队伍建设中,令许多有识之士担心的,就是所谓“新闻民工”现象,从业者把新闻职业只是当成一个饭碗,一种谋生的工具。如此,就很难担负起这个职业所应承载的神圣使命,很难保证其新闻作品的真实、全面、公正。
造成“新闻民工”现象有各种原因,除从业者本人主观因素外,还有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特别是新闻单位的用工失范、教育缺失,等等。所以,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近几年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着眼于人的培养,搭建平台推动新闻从业人员成长成才,为高扬新闻理想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也为集团新闻宣传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教育平台,守护新闻理想的光芒
理想离不开教育。理想教育离不开两项基本内容:一是理想价值观教育,就是要告诉被教育者什么样的理想是正确的、高尚的。二是实现理想的现实路径,告诉被教育者怎样去努力可以到达理想的彼岸。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针对这两个方面,搭建起面向全体新闻从业人员的教育平台。
2004年起,集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合作开设了新闻传播学研究生课程班,对集团70多名年轻记者编辑进行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传播学前沿理论和媒体操作实务知识教育。通过整整两年的课程学习和之后的论文写作,学员们的新闻理想被守护、被点燃。通过刻苦的学习,课程班中近20名学员获得了复旦大学授予的硕士学位,这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合作办学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他们当中很多人在近几年获得了高级专业职务,成为集团业务骨干。
2005年,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开始选派青年业务骨干赴美国培训。三年间,四批60余名记者编辑步入美国校园,进行了半个多月的学习考察。如此大规模派遣年轻人出洋“充电”,有三个目标:一是了解学习世界上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新闻实务经验;二是考察体会中西新闻事业功能、使命的异同,从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三是近距离体验普利策奖获得者的敬业精神。在敬业这一职业理想上,中外同行是相通的。学成归来,年轻的新闻人被深深地触动和激励。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让他们更加炽烈地燃烧起了工作的激情和新闻的理想。
还有历时七年的“新闻学术周”活动,也为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营造出浓浓的“书卷气”:聘请全国最著名的学界大家和业界领军人物来集团演讲授课,同时,集团所属各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忙着提交业务论文,准备在“新闻学术周”交流。从2004年起,集团每年在记者节举行“新闻理论与实践学术周”活动,员工提交的论文一年比一年多。论文有谈新闻理念创新的,有进行各类实务探讨的,也有很多是论述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每次活动结束后,经过评比遴选,将优秀论文编辑结集,由国家级出版社公开出版。在2010年的学术周活动中,有篇论文这样写道:“传媒要讲品位,讲格调,重要的是媒体工作者要坚守价值追求。” 在学习、思考、交流、研讨的过程当中,新闻理想得到升华。
实践平台,让新闻理想贴近现实
新闻人需要理想,但不能空谈理想。任何理想都只有付诸实践才有意义。有的年轻记者希望自己能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用自己的笔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但是,由于业务不熟悉,缺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现实路径。于是,依靠跑会议、看材料写稿子,甚至搞“拉网小调”。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平台,为记者编辑投身火热的社会生活提供有效的路径。
现场性栏目就是这样的有效平台之一。通过设立固定的、现场性的栏目,使记者必须经常性地深入到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亲眼目睹,如实描述,真实地记录社会。
《宁波日报》的“我在现场”专栏创办于2004年,至今已是第7个年头,报道都是记者实地采访所得,生动鲜活。该专栏取材广泛,视角全方位,既反映、调查问题,也展现社会良好风貌、追求新闻现场、还原真实情感。再如“记者岁末走乡村”,是《宁波日报》坚持了近10年的专栏。该专栏要求记者“走”进乡村,把目光转向群众,及时了解民情,研究民意,以第一手的资料拉近新闻与读者的距离。
《宁波晚报》的“民情直通车”栏目已有5年历史,栏目的宗旨是察民情,通民意,解民困,连民心,并在政府部门和市民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为了做到这一点,“民情直通车”的新闻稿见报前,都要举行一个座谈会,围绕某一热点话题,邀请市民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畅所欲言。这种座谈会+新闻稿的模式,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新闻的真实、公允,实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类似的栏目还有《宁波日报》的“今日透视”、《宁波晚报》的“立明维权”、《东南商报》的“S三人行”等等,都要求记者深入现场、深入调查。
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使采编人员深入接触基层群众,是又一个让新闻理想贴近现实的有效平台。媒体在践行“三贴近”的过程中,也在不断丰富“三服务”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和新闻报道活动,以加强媒介与受众的联系,在和受众的密切互动过程中更加真切地认识民情、民声、民愿。
从2007年2月起,《东南商报》加强与各社区的联系和互动,联合市医学会、市律师协会、市心理卫生协会、81890志愿者协会等和社区居民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每周日进一个社区举行便民服务活动。到2010年12月,他们已进入了全市180多个社区,采写稿件400多篇,数万居民直接接受了咨询和服务。商报社区服务大篷车通过活动形式推动“三贴近”,提高报道质量,显示出新的活力和激情,使报道内容更富新意,形式更易为受众接受。有了活动载体,商报和社区联系紧密,也获得相对多的新闻源,产生出更多的真实、鲜活的社区新闻。
在今年的“记者走基层”活动中,集团各媒体都设立了记者下基层蹲点制度,《宁波日报》要求记者每年至少到联系点蹲点两次,累计时间在一周以上。《宁波晚报》推出了读者服务日进社区活动,编委会成员亲自进社区,到卖报摊点,和读者开展面对面的交流。
成才平台,为新闻理想的实现加油助力
培养造就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为新闻从业人员搭建成才的大舞台,既是集团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从业者新闻理想的实现加油助力。2006年3月3日,《宁波晚报》以记者杨静雅名字为名开办了“静雅调查”栏目。记者爱惜自己的品牌,每篇稿子发出前,都深入采访、反复核实和推敲文字。这个栏目5年来发稿300多篇,刊出了不少有影响力的稿件,多数是舆论监督报道和问题性报道。随着栏目的刊出,记者杨静雅的名字也为广大读者所熟知,成为一名受读者喜爱的“名记”。这样的栏目,打响了记者的品牌,也打响了报纸的品牌。类似这样以记者、编辑、评论员命名的栏目,在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报纸中还有很多,不少已在社会上形成很大的影响力。
项目负责人制是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为采编人员搭建的又一个重要的成才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任何一位普通的记者编辑,只要有好的策划和选题,经过编辑部的认可,都可以领衔该重大报道的组织实施,编辑部还会根据选题的需要,跨部门为其专门配备队伍,提供必要的保障。这一制度在让项目负责人得到充分锻炼的同时,还使个人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得到很好的互动。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搭建的这些平台,一方面促使新闻从业者树立起正确的新闻理想,让理想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高高飞扬,另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集团新闻精品工程的实施。仅从2005年至2010年的6年间,集团就斩获8个中国新闻奖,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瞩目。 (作者单位:宁波日报报业集团)
来源: 《新闻实践》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