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期刊 > 正文

吴菊萍报道对典型人物宣传的几点启示

2011-11-03 16:51:16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最美妈妈”带来的思考

——吴菊萍报道对典型人物宣传的几点启示

□张 亮

在这个天灾人祸频发的夏天,吴菊萍的故事平添一抹可贵的亮色,给人以信心与温暖。作为媒体人,从吴菊萍报道中,可以得到很多启示和思考:典型人物报道,如何才能契合受众心理,把握方向、周期与节奏,从而使影响力达到最大化?

寻找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典型人物,能否得到公众的认可,前提在于双方的价值观是否同频共振。吴菊萍的行为之所以得到广泛的赞颂,正是由于扶危济困、关爱幼小、尊崇母爱这些价值观,超越了阶层、国家、种族、党派,为古今中外的人们所普遍遵从,因此,从官员到百姓,从中国到海外,人们都毫不犹豫地将掌声献给吴菊萍。

可以说,价值观的普适程度,与典型人物报道的影响力成正比。报道典型人物,如果目标是影响最广大的受众,而非某一个群体,就需要寻找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在吴菊萍报道中,如果刻意强化典型人物某一方面的属性,比如年龄层次、职业、政治面貌等,结果可能不仅没有起到突出的作用,反而做小了格局,拉大了与公众的距离。

另一方面,价值观的提炼,必须根源于典型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如果为了达到所谓的宣传效果,生拉硬套,不仅是对典型人物的不尊重,也不可能得到受众的认同和反响。

聚光灯下,如何走进人物的内心

在吴菊萍报道中,记录了她说的一段话:“阿里巴巴奖励的20万元以及省市给的一些奖励,我要留给父母和孩子。像我这样的家庭,也不富裕,还是需要钱的,我想大家也能理解。一个人如果对家人都不好,就不可能对社会好。我想做一个真实的人,就是这样。” 很多读者表示,这番话,让他们对吴菊萍更生敬佩,她的感人就在于她的平凡,她的真实。然而,一些媒体和记者,总会有意无意地回避典型人物看似不那么“典型”的言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有血有肉的人物,变得片面、生硬而遥远。

近年来,媒体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已经基本摆脱了“高大全”的模式,但离全面、完整、客观仍有距离。除了上述意识落后的问题,也与采访不够深入、采访方式简单化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在聚光灯下,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像吴菊萍一样坦诚。恰似走上舞台,许多人不自觉地就会有表演的成分。因此,媒体在采访中,更需要冷静观察,突破其戒备与矫饰心理,走入典型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吴菊萍报道中,有一则通讯《我和吴菊萍相处的12天》,令人印象深刻:记者长时间与吴菊萍共处,和她建立了信任和友谊,用日常的交流和观察,代替了一本正经的采访。文章用白描的手法,记录了吴菊萍在医院中的大量细节,像半夜里不忍打扰护士,感到冷也不好意思多要一条被单;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她内心中有哪些纠结……看似琐碎的故事,却使得人物形象丰满可信。如果没有这种深入和富有智慧的贴身式采访,就不可能获得这些既有独家性、又真切感人的素材。

相关人物,不能忽视的部分

典型人物,是在与相关人物互动中产生的。在完整的新闻链条上,他们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典型人物报道中,不能忽视相关人物的新闻价值。

吴菊萍事件中,被救者妞妞的命运,同时牵动了人们的目光。这个小生命本能的顽强与坚韧,同样也成为感人的力量;而知恩图报的妞妞家人,还有不肯收车费的“的哥”、为妞妞义卖矿泉水的小学生……这些人物,汇集成向善的力量。他们在被吴菊萍感动的同时,自身也成为感动他人的力量。这些“非典型人物”,不仅没有淡化典型人物,反而使得报道更加丰富多彩,也深化了报道的社会价值。

典型人物报道,根本目的是带动公众学习典型,化为行动。然而,突发事件,毕竟不是常态。见义勇为,也非人人都有机会参与。事实上,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社会成员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才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坚实宽广的基础。因此,在典型人物报道中,需要把握好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注重传播“人人可慈善、处处可慈善”的理念,使受众感到典型不仅可敬,而且可学。基于这一理念,有媒体推出了“寻找身边的吴菊萍”报道,他们是普普通通的保安、退休的列车乘务员、社区工作者,但是他们的一举一动,却给他人、给社会带来了温暖。这样的报道,架起了“英雄”与“凡人”、“壮举”与“小善”的桥梁,使受众意识到典型人物不仅可敬,而且可学,自身并非只能当一个“看客”,而且可以成为一个行动者。

把握报道的时间与节奏

吴菊萍报道,升温迅速,高潮持久,影响深远,可以说是近年来典型人物报道中成功的案例。然而,在媒体主导的舆论场与民间的舆论场之间,也在一个阶段、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的问题。在报道后期,从网上论坛、媒体热线等渠道,一些受众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媒体报道连篇累牍,“集中轰炸”,加以部分报道调子节节升高,给人以“过度消费”吴菊萍之嫌。媒体善良的初衷,却可能招致逆反心理。从传播理论和受众心理规律分析,任何新闻事件,都有它的黄金传播周期,也必然会被不断涌现的其他事件所覆盖。这个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要求我们必须强化以受众为核心、以传播效果为目标的新闻理念,精心研究、准确把握报道的周期、节奏与规模。从操作层面来看,一个重要方法是完善与受众互动的机制,及时听取反馈,在此基础上灵活调整报道方案,使传播曲线与受众心理曲线高度吻合。(作者:钱江晚报常务副总编辑)

来源: 《新闻实践》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