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人 > 正文

在硝烟中见证历史——新华社战地记者素描

2011-10-20 15:51:31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在战地发出中国的声音

中国今天已不再被战争所苦。但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想了解国际局势,在国际事务中发出中国的声音。对海外战乱和冲突的报道是今天新华社新闻产品的重要部分,也吸引了新华社的大力投入。

与饱经战事的老一辈相比,今天的新华社战地记者都在和平年代长大。当李骥志第一次在伊拉克巴格达采访爆炸现场时,汽车残骸里被烧焦的遇难者遗体让他毛骨悚然,“连腿都软了。”

“我的脑子当时已经木了,一片空白:眼前这就是我生活的世界吗?”李骥志回忆说。

反应过来后,李骥志赶紧跟分社打电话口述了现场情况。那一次新华社的报道在世界各大媒体中是最快的。

李骥志于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的2003年7月至2005年5月任新华社驻巴格达记者。很快,他已经习惯了早晨在武装分子的炮击声中醒来,用他的话说,“都不用闹钟”。

萨达姆被抓的那天夜晚,李骥志和他的同事黄敬文在采访萨达姆支持者时遇上警方和武装分子枪战,他与同事走散后在双方交火中被困数小时,“子弹在头顶上的夜空中来回飞,像烟花一样”,而他身边没有通讯工具,也没有当地翻译。数小时后,他被一个出租车司机送回分社,见到了被警察搭救的同事。

“当时我们的感觉就是生死重逢,基本上快哭了吧。”李骥志说。

包括巴格达分社在内,新华社目前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分社。在战乱和危险地区,记者也拥有现代化的办公室和住所,采访有头盔和防弹背心,笔记本电脑、相机、摄像机、海事卫星等设备也日益齐全。

然而,危险仍然存在。新华社驻巴格达、加沙和阿富汗喀布尔的分社办公室都在爆炸或袭击中受过不同程度的损伤。

“害怕一点用都没有,那为什么要害怕呢?……活着的时候过好每一天。”李骥志说,“让我申请回国,我做不到,那样做会给我带来挫败感。”

当地雇员也是新华社战地记者的重要一员。李骥志回忆说,巴格达分社一个雇员曾在美军围城费卢杰的时候,冒着被清洗的危险在城里坚持了好几天,给新华社发回报道,后来是匍匐着逃出来的。不幸的是,这个雇员一家后来都被基地组织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