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人 > 正文

在硝烟中见证历史——新华社战地记者素描

2011-10-20 15:51:31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阎吾以参加战斗最多、采写战地新闻最多、在第一线组织战役性报道最多,创造了中国军事新闻史上的三个“之最”。他采写的《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情景》、《战后谅山》等著名“情景新闻”杰作,用精炼生动的笔触将战场前沿生动地“搬”到读者面前,至今仍是中国新闻史上的经典。

在世界范围内,新华社战地记者的报道成果和专业精神也日益被媒体同行认可。2003年,新华社伊拉克籍报道员贾迈勒第一个发出伊拉克战争打响的消息,领先全球其他各大媒体。路透社、法新社等媒体评价道,新华社在开战后20分钟即播发了16条快讯,时效快得“超乎想象”,且内容客观准确。

新华社是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通讯社,战地报道在它的历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1931年,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首次播发新闻,用的就是红军在一次反“围剿”战斗中从国民党部队那里缴获的电台。

据不完全统计,新华社在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有110余人,解放战争时期27人。

既是报道员,又是战斗员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怎么躲飞机呢!飞机来轰炸司令部了,我还待在里面,政治部主任一看,赶紧把我拉到外面的战壕里。”90岁的沈定一回忆起解放战争时期第一次前往战地报道的经历时说。

沈定一24岁进入新华社,后在山东野战军前线分社担任记者。那是新华社第一个属于部队建制的野战军分社。

沈定一清楚记得,1948年七八月在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行军,由于盐分蒸发太多,连流的汗都成了淡的。

和战士们一样,他行军途中通常睡在农民家里,或者旅馆的餐桌上。吃的大多是高粱米,打一次胜仗可以吃一次大米饭——米是从国民党部队那里缴来的。没有电,蜡烛也是奢侈品,他就在老百姓家里用菜油点灯写稿。新华社费尽力气给记者们配备的相机,大部分也靠从国民党部队缴获。

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是在山东,沈定一和几个人住在一个庄子里,敌机就在距他们几十米的地方扔炸弹。一个副参谋长不幸牺牲。

但沈定一并不觉得苦,也不觉得危险。“我们好多支社记者更苦,跟着部队一起冲锋,亲眼目睹战斗,有的还参与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