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期刊 > 正文

海外华语电视发展特点及展望

2011-10-19 16:16:00  来源: 人民网-传媒频道  作者: 李 宇  
视频加载中...

非华人资本进入海外华语电视领域

除了华人创办的海外华语电视台,在一些奉行多元文化政策的国家,华语电视台是由国家或者外国人创办和运营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华人资本进入华语传媒领域。2001年12月,美国洛杉矶LA18台成为全美第一家24小时提供中文数字电视节目的数字电视台;该台隶属于外国人创办的AsianMedia Group。另外,美国旧金山KTSF26台隶属于非华资的旧金山林肯传媒公司(Lincoln Broadcasting Company),该台现在提供11种不同语言的节目,也是美国唯一一家在晚间提供直播国语和粤语新闻的电视台。另外,一些国家的当地电视台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也开始播出华语节目。2000年11月印度尼西亚美都电视台(METRO TV)在创办之初就开办了华语新闻节目《美都新闻》。2007年4月,马来西亚八度空间电视台开始播出华语新闻。它隶属于马来西亚首要媒体集团,是马来西亚第一个华语节目超过50%的频道。

展望:众多挑战将长期存在

海外华语电视媒体作为少数族裔的媒体(新加坡除外),其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必然与中国国内有所不同。海外华语电视具有本土化的优势,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市场规模有限。海外华语电视大多依靠广告收入或者用户收视费生存,如果用户数量不够多,则难以生存发展。例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是地广人稀,华人居住点相对分散,这就意味着当地华语电视台的市场难以形成规模。相比其他地区,美国华人总数较多,但也存在市场分散的情况,“观众分散,形成多个小型市场,以大洛杉矶地区为例,只有约50万人。”在欧洲,华人的分散程度更为明显,这也成为当地华语电视发展的挑战,“从实在情况看来,主要是大环境,受众人口太少、太分散,无论是粤语或普通话媒体都有同样抱怨。”

市场分化严重。近年来,海外华人人数不断增长,尤其是普通话的观众的人数增大,但是,受众群体分化日趋显著,尤其是中文受众和外语受众的分化,以及普通话受众和方言受众的分化,这导致了市场的严重分化。

竞争日益激烈。对于海外华语电视媒体来说,竞争主要来自当地电视媒体和中国媒体两个方面。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电视节目通过卫星或互联网相继在海外落地。例如,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由于中国大陆绝大部分电视台卫星节目都没有加密,不少大洋洲的华人花费大概500澳元就自己可以安装大型卫星接收器(俗称大锅),免费收看全中国百多套各级电视台的频道。

资金资源欠缺。很多华语电视媒体都以是私人企业的形式起家的,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华语电视发展的关键。绝大多数华语电视台没有自己的发射台,需要借助主流电视台的设备才能将播出自己的节目,这就需要相当可观的租金。加之华语电视所拥有的市场并不十分可观,很难从其他族裔或者华人财团吸引资金流入。

受众规模前景堪忧。在海外移民家庭中,第一代移民往往比较青睐华语电视,也是目前海外华语传媒的主要用户。土生的第二代则倾向于使用当地媒体,将华语电视作为次要资讯来源。市场前景既与整个社会媒体使用习惯的变化有关,也与海外华人的人口结构变化有关。

近二十年,海外华语电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呈现出众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助于海外华语电视影响力的扩大,更加主动地融入当地社会,成为当地传媒体系的组成部分。在一些推行多元文化政策的国家,海外华语电视已成为当地华裔传播本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在我国大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大背景下,海外华语电视的这些变化值得深入的研究,其与之相应的运作方式和经营策略值得我国电视媒体在“走出去”过程中加以学习和借鉴。(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多语种国际频道的传播策略和影响力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为11AXW002)(作者系中央电视台海外传播中心制片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