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期刊 > 正文

报纸网站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2011-10-19 15:59:59  来源: 人民网-传媒频道  作者: 张新庆  
视频加载中...

“报网融合”成了“网上办报”

报纸网站脱胎于传统报业,相互之间在经历了电子版、报网互动、报网融合,甚至憧憬全媒体一体化的过程中,始终相信这两种媒介形态长处和特点的结合,必然有着1+1﹥2的效果。正如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所期望的,“实现传统报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条件下舆论宣传和市场竞争主导权”,这本该是一条人人叫好的光明大道,然而实践中这条融合之路却走得异常曲折。恰恰正是这个自信满满的办报优势,使得报网融合逐渐误入歧途。

报纸网站历史显示,报网关系一直被报纸的理念、体制、人员、内容等因素所强势主导,报纸网站从一开始就只围着自己报纸的版面内容转,坚持以报纸新闻支撑网站,网络成了新的办报空间。许多欲加快报网融合进程的报纸,甚至把办报重心向网络转移,以网络转载率为报纸好稿标准,以网络认可度换算报纸稿酬数额,有的还用报纸编辑部直接取代网络编辑部,以为这种一体化趋势就是报网融合了。实际上,利用报纸内容、发挥办报优势,这本身并没有错,但只倚重本报内容、过分强调报纸主导,便造成了报纸网站的普遍现象:不是在网上办网,而是在网上办报。这是报纸网站目前存在的最大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报纸网站播发自家报纸原创内容,看似是优势,实为束缚。因为多数报纸每天给自己网站只能提供一二百条原创稿件,有的还不足一百条,这些内容既占了网页显位,实际上又不能满足一个网站的新闻需求。相反,商业新闻网站可以面向所有新闻来源自由选择,充分发挥了为用户全面提供海量信息的网络特长。

2.报纸网站平移报纸新闻是一个价值衰减过程。报纸内容在“版面意识”作用下,稿件被版位、篇幅、字号字体、配评配图等版面语言赋予特殊价值。但随着稿件向网上转移,这些价值逐步流失,沦为网上垃圾。而和偏弱的报纸网站编辑力量相比,商业新闻网站对上网稿件进行提炼组合再加工的能力很强,使这个过程成为一个增值的过程。

3.相当多的报纸网站仍按自己报纸的版面、栏目对网上内容进行分类归纳,报纸的重点就是网站的重点,报纸的兴趣就是网站的兴趣,报纸网站在主要内容上仍难以摆脱电子版的阴影。而实际上,真正有新媒体特征的传播形式,像论坛、社区、博客、微博、视频、舆情监测、留言板、滚动等,却和报纸版面业务并没有直接关联。这种业务上的错位显示出报网之间的相互需求在实际中并没有得到满足。

4.仍有不少报纸把自身的采编流程和节奏强行套在网站身上,使本应在第一时间抢发新闻、以快见长的网站,不得不把已经见了报的内容上网当成每天的主要业务,造成采编流程中的时空错乱;许多报纸网站的基本作用还是本报内容上网的转发器。

5.造成报纸的评价系统和网络的评价标准相混淆。一方面,许多报纸现在把网络转载率作为报纸好稿的标准,让报纸迷失自我,“报将不报”;另一方面,用报纸的传统标准去衡量网络的工作量和网络内容的独特价值,显然也是驴头不对马嘴,难以激励网上办网。实际上,办好报纸和办好网站完全是两回事。

6.报纸网站普遍抱有很强的“我说你听”的传统新闻理念,缺少对Web2.0时代受众参与性、互动性、平等性的尊重。在内容处理上,缺少市场对接意识,缺少沟通个体的服务路径,缺少满足受众需求的产品创意,所以很难形成商业机会。

7.报人管理网络虽有着新闻素质优势,但和商业网站的技术精英相比,报人始终难以真正理解数字技术进步与网络内容创新及商业价值之间的奥秘,因而就更谈不上能做出符合报纸网站实际的网络新闻产品的创新了,导致报纸网站十几年来只能充当网络技术进步的跟随者。

问题还有很多。上述网上办报的种种现象,让本该很美好的报网融合之路,实际上坎坷不断。那么,根源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