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期刊 > 正文

党的新闻播音事业的光辉历程

2011-10-19 15:57:13  来源: 人民网-传媒频道  作者:   
视频加载中...

《传媒》供稿

文/刘玲华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九十周岁的生日。作为舆论宣传的“喉舌”,我党的新闻播音事业历经了七十一个春秋。沧海桑田,伴随着烽火硝烟的革命战争岁月,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探索,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伟大进程,党的新闻播音事业走过了光辉的历程,新闻播音的风格也在不断变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无到有、艰苦创业;爱憎分明、慷慨激昂

1940年12月30日,通过无线电波,从革命圣地延安传出了一个明朗响亮、振奋人心的声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这是我国人民广播第一位播音员徐瑞彰(播音名:麦风)发出的第一声呼号。这声音,同当时弥漫在中国天空的反动、虚伪、庸俗、没落的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声音,代表着中国劳苦大众的心声,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坚定豪迈、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这声音,宣告了中国人民广播的诞生,标志着人民广播播音的开始。

1940年春,党中央决定成立广播委员会,由周恩来同志担任主任,负责领导和筹建工作。同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呼号为XNCR(按照当时国际规定,中国无线电台的呼号第一个字为英文字母X。NCR代表New China Radio,意为新中华广播电台)。当时担任播音工作的是徐瑞彰、姚雯、肖岩、孙茜四位女同志。

当时的工作条件很艰苦,播音室是一间十几平方米的窑洞,洞内四周钉着延安生产的粗毛毯,作为隔音用。播音桌上只有一个话筒和一本字典,播音设备还有一台破旧的手摇唱机和二十几张唱片。

我党最早的新闻播音员都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训练,但是他们都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勇敢的开拓者的姿态,独立开创了人民广播的一代新风。由于当时没有录音设备,全部节目都是直播,因此如果出错就无法挽回。他们面对这样的艰苦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发扬负责严谨的工作作风,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们的任务。

1943年春,因为广播发射机发生重大故障,被迫取消播音,直到1945年8月30日才得以恢复。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恢复播音前后,张家口和哈尔滨等人民广播电台也相继建立。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犯延安,在这以后的两年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四迁台址,行程两千多公里,但人民广播的声音,始终坚持不断。

当时,陕北艰苦转战中的毛泽东也一直坚持收听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一次,毛泽东听过钱家楣慷慨激昂、鼓舞人心的播音后,称赞说:“这个女同志好厉害,骂起敌人来义正词严!讲到我们的胜利也很能鼓舞人心,真是憎爱分明,这样的播音员要多培养几个!”

1948年5月,党中央离开陕北来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新华广播电台也随新华总社一起迁到平山。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齐越、刘涵、吴影、姚琪等播音员由徐迈进带队接管了位于西长安街的国民党电台。2月2日上午11时40分,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以聂耳作曲的《大路歌》为前奏曲开始播音,从此人民的声音响彻这个古老而又新生的城市。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开创了中国无产阶级的、

民族化的一代新风,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战斗风格的生动体现。新闻播音中包含着时代的风云、人民斗争的烈火、民族解放的巨澜,体现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贯穿着憎爱分明、坚定豪迈的情感,同时又显示出沉着从容、真理在握、稳健大度、朴素平易的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