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人 > 正文

第十一届福建省十佳新闻工作者何清平参评材料

2011-10-13 17:35:43  来源:   作者:   
视频加载中...

创新时政报道 他有“两把刷子”

——厦门日报编辑中心首席编辑何清平事迹简介

有人说,他干的活,需要很好的体力。他从事新闻工作11个多年头,近10年坚守在夜班编辑一线。每当人们好梦正香的时候,他正在挑灯夜战,从下午两三点钟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晒着月亮”回家。

有人说,他干的活,需要很高的智力。他从事的报纸编辑工作,虽每天只有几张纸,但字字千钧重,务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丝毫马虎不得。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迸发新闻创新的冲动,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有人说,他干的活,需要很深的功力。与大多数同行不一样,他对报纸时政报道这块“硬骨头”从不畏惧,富有正义感、使命感、责任感,保持清醒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导向意识,执行规定动作不打折扣,完成自选动作出新出彩。

他,就是厦门日报编辑中心首席编辑何清平同志,参与轮值夜班主任工作。

岗位是成长的舞台,出色的工作表现让他获得了许多荣誉。2010年,他荣膺第七届厦门市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2009年,他光荣获评厦门市优秀新闻工作者。2008年至2010年,他编辑的作品年年获得福建新闻奖一、二等奖——2008年《水》获得报纸评论类二等奖、《市委参访团今赴台交流》获得报纸消息类二等奖;2009年“厦门日报62第一版”获得报纸版面一等奖、《厦门一中闯入京城办学》获得报纸消息一等奖、《市民欢呼:“是温总理!”》获得报纸通讯二等奖;2010年《高铁时代的观察与思考之“轮渡华丽转身”系列报道》获得报纸系列、连续和组合报道二等奖。2005年,他参与创办和主编的《视点》栏目,捧得福建新闻名专栏奖。

重大报道的“健将”

九八投洽会,他是“老九八”;海峡论坛、两岸文博会、台交会,他也是老将。何清平同志在厦门日报的11年多时间里,厦门发生的重大新闻,几乎都能见到他在幕后忙碌的身影。

2010年春节的大年初一初二,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厦门视察,与特区儿女共度新春佳节,为厦门特区带来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每一位厦门日报人都深受这种情绪感染,大家兴奋地工作,通过文字与版面,将总书记的厦门之行与特区儿女的感动之情,第一时间传播出去。为了更好地与全市人民共享这份喜悦,厦门日报决定创新报道方式,推出图片专版,正月初六晚上,恰好是何清平同志担任值班主任,经过一夜的忙碌,正月初七早晨,《让镜头留住温暖与感动——胡锦涛总书记在厦门》的精美图片专版,随着油墨飘香的厦门日报,走进了厦门千家万户。随后,厦门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来闽、来厦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的高潮,何清平同志全程参与这场跨年度的重大报道战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厦门日报团队一道,圆满完成这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在何清平同志的新闻经历中,还恰逢厦门经济特区从风华正茂的“双十年华”走向成熟稳健的“三十而立”,他见证了这段历史,也参与了这段历史,与这座城市共成长。2001年,当时年轻的他,参与撰写了“纪念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0周年系列评论”。2006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周年,他参与策划了“两岸媒体总编看特区”大型新闻采访活动。2011年,厦门正在隆重纪念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他再次参与策划“海西党报总编看特区”大型新闻采访活动,期待着金秋时节,与海西党报总编们相会在美丽的鹭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