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人 > 正文

第十一届福建省十佳新闻工作者段金柱参评材料

2011-10-13 17:16:06  来源:   作者:   
视频加载中...

    段金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推荐单位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工作单位

  福建日报社

   

段金柱

性别

   

出生年月

1978年6月

籍贯

安徽庐江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身份证号

 

从事新闻工作时间

2002年7月

   

  

主任记者

   

研究生

 

文学硕士

联系电话

 

类别

(请打勾)

记者

播音主持

 

评论员

 

编辑

 

校对

 

制片人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奖   

2005年,福建省直机关新长征突击手标兵

2006年,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

2010年,福建省参与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

 

1992年9月-1995年7月,安徽省庐江中学,高中学生

1995年9月-1999年7月,安徽大学新闻系,大学本科

1999年9月-2002年7月,厦门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2002年7月-2005年7月,福建日报要闻采编部,编辑

2002年7月-2008年10月,福建日报漳州记者站,记者

2008年10月至今,福建日报时政采访部,主任记者

 

 

段金柱参事迹材料

段金柱同志1999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新闻系(本科),200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研究生),20027月进入福建日报社工作,先后在要闻采编部、漳州记者站、时政采访部从事要闻编辑、驻站记者、时政记者工作,现为时政采访部主任记者。

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无论在什么岗位,段金柱始终在政治思想、业务能力、作风修养等方面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虚心学习,不断进取。2005年,该同志荣获“福建省直机关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称号;2006年,荣获“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10年,荣获福建省参与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称号。同时,他还三次被评为集团“先进工作者”,四次年终考评被评为“优秀”。

多年来,在报社各级领导、各位同仁的关心帮助下,段金柱不断锤炼、提升业务能力,成绩较为突出,采写的新闻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反响,并得到了省主要领导的肯定。

担任要闻编辑期间,他编辑的作品获福建新闻奖一等奖2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20058月担任记者以来,每年获评社内好稿都在30篇左右,居全报社前列。采写的作品获福建新闻奖二等奖1篇,“9·8好新闻特等奖1篇、三等奖1篇,全国第五届党风廉政建设好新闻二等奖1篇等;撰写的业务论文《党报如何寻找抗灾报道的角度》获第14届福建新闻奖三等奖。此外,他采写的调查报道《一个养殖大县的科技运力》还被选中,作为福建日报《西岸观察》参评中国新闻名专栏的两篇代表作之一(《西岸观察》已于2007年获评中国新闻名专栏)。

一、勇担责任,出色完成重大新闻报道任务

要闻编辑需要长期上夜班,三年夜班,段金柱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上完夜班后,20058月,他主动申请到漳州记者站工作。由于记者站站长身患高血压不便写稿,一道下站的同事当时刚刚参加工作,他就责无旁贷地主力承担起漳州站的新闻报道重任,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200811月,段金柱调回时政采访部工作,几经磨练,他驾驭重大报道、重头稿件的能力不断提升,多次主力承担并出色完成重大新闻报道任务。

这些重大报道主要包括:2009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采写的回顾海西发展历程的《五年磨砺 春华秋实》;20105月,展示海西《意见》实施一年成效的《千帆竞发又一年》;20111月,回顾总结五大战役成效的《风清气正  给力攻坚克难》;20115月,为省委省政府“拉练”工作检查鼓与呼的《比学赶超竞跨越》等。

我省开阔视野,取经广东系列报道的第一篇稿件《广东:科学发展探新路》,学习江浙经验系列报道的第一篇稿件《再立潮头领风骚》,总结推广晋江经验系列报道的第一篇稿件《爱拼敢赢,成就晋江传奇》等,都由段金柱执笔。这些稿件站位高远,思考深透,文笔生动,刊发后得到省领导的高度评价。

此外,他还连续多年参加全省两会、“6·18、“9·8、海峡论坛等战役性报道,采写的《强大的“磁场”吸引世界目光——透视投洽会投资项目对接会》获第11届“9·8好新闻特等奖。根据工作安排,他还撰写了《想起了“三平精神”》《一级做给一级看》等评论,刊发于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名专栏《人民论坛》,得到广泛好评。

二、不怕吃苦,深入一线采访增加报道厚度

在漳州记者站工作期间,段金柱不息奔波与跋涉,漳州全市共有110多个乡镇,三分之二以上的乡镇他去采访过。在台风、洪灾等突发性事件到来时,他更是冲锋在前,不怕艰苦。

2006715深夜,台风“碧利斯”袭击漳州,诏安县太平镇麻寮村下派村支书胡养镇带领干群在滔滔洪水中救起18名群众、安全转移300多名群众,但他在邻村的的父亲和大哥却在转移过程中不幸遇难。段金柱跟随国务院联合工作组赴诏安期间,听说此事,赶紧抓住机会深入采访,在全省媒体中率先报道了胡养镇的感人事迹,引起了李长春等领导同志的关注。此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纷纷跟进报道。

多次的防抗台风一线采访,使他对灾害报道有了更多思考,写出了多篇令人耳目一新的稿件,如《群众不愿意转移,怎么办?》、《觅良策保安全——如何有效转移群众防范地灾应引起关注》、《灾后重建,灾民盼什么?》等,得到了有关方面的好评。据此,他还写成业务论文《党报如何寻找抗灾报道的角度》,刊发于《中国记者》,并获评福建新闻奖。

责任驱使,让他不畏艰难,“赤脚采访”。200510月,段金柱到平和县调查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的县乡运转变化。有一天中午,为了走近正在山上采摘蜜柚的果农,他赤脚过一条小河,爬到山上采访果农。那些果农看到一个带着眼镜、赤着脚的记者跑到山上来,很是惊讶。距离拉近了,他们说出了真心话。此后,他根据果农们反映的农业税和特产税取消之后的实惠被农资涨价冲淡、抵消的情况,采写成《农资价格为何涨得这么快?》,获评当月社内一等好稿。

三、深入思考,努力挖掘新闻内涵凸显报道深度

多年的采访历练,段金柱认识到,作为一名党报记者,不仅需要勇担责任、不怕吃苦,还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对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作出探求和思考,努力挖掘新闻内涵,凸显党报新闻报道深度。

20069月,他深入调查采访,写成《37年的合作医疗,何去何从》一文,反映南靖县山城镇溪边村坚持了37年的合作医疗,面对新局面,出路成问题,引起高度关注。时任省长黄小晶在当天的报纸上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研究解决此事。报道刊发第三天,省卫生厅一位副厅长带队赶赴南靖,协调解决此事。南靖县全面推行新农合后,每年还专门给予溪边村补助,使这一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在日常采访中,他还有意识地对乡镇卫生院的生存状态、如何转型发展等民生热点问题持续关注。他走访了平和、长泰、诏安等县市近20家卫生院,并写成了《枋洋卫生院的生存图景》、《平和安厚:一所镇卫生院的重生路》、《长泰“新农合”给乡镇卫生院带来什么》、《诏安乡镇卫生院的两种求变路径》等一批报道,获得了业内人士的好评,并被新华网、新浪网以及多家医疗卫生类专业网站转载。

201011月,福建在全国率先实现医院就诊“一卡通”,突破了被公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段金柱没有停留在表象上,而是深入采访了推进“一卡通”项目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全面地展现了推进这个项目面临的制肘和挑战,以及如何突破并最终取得成效。在此基础上写成的《就诊“一卡通”,福建走在前》刊发于头版头条,并获得了第17届(2010年度)福建新闻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