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人 > 正文

第十一届福建省十佳新闻工作者段金柱参评材料

2011-10-13 17:16:06  来源:   作者:   
视频加载中...

二、不怕吃苦,深入一线采访增加报道厚度

在漳州记者站工作期间,段金柱不息奔波与跋涉,漳州全市共有110多个乡镇,三分之二以上的乡镇他去采访过。在台风、洪灾等突发性事件到来时,他更是冲锋在前,不怕艰苦。

2006715深夜,台风“碧利斯”袭击漳州,诏安县太平镇麻寮村下派村支书胡养镇带领干群在滔滔洪水中救起18名群众、安全转移300多名群众,但他在邻村的的父亲和大哥却在转移过程中不幸遇难。段金柱跟随国务院联合工作组赴诏安期间,听说此事,赶紧抓住机会深入采访,在全省媒体中率先报道了胡养镇的感人事迹,引起了李长春等领导同志的关注。此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纷纷跟进报道。

多次的防抗台风一线采访,使他对灾害报道有了更多思考,写出了多篇令人耳目一新的稿件,如《群众不愿意转移,怎么办?》、《觅良策保安全——如何有效转移群众防范地灾应引起关注》、《灾后重建,灾民盼什么?》等,得到了有关方面的好评。据此,他还写成业务论文《党报如何寻找抗灾报道的角度》,刊发于《中国记者》,并获评福建新闻奖。

责任驱使,让他不畏艰难,“赤脚采访”。200510月,段金柱到平和县调查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的县乡运转变化。有一天中午,为了走近正在山上采摘蜜柚的果农,他赤脚过一条小河,爬到山上采访果农。那些果农看到一个带着眼镜、赤着脚的记者跑到山上来,很是惊讶。距离拉近了,他们说出了真心话。此后,他根据果农们反映的农业税和特产税取消之后的实惠被农资涨价冲淡、抵消的情况,采写成《农资价格为何涨得这么快?》,获评当月社内一等好稿。

三、深入思考,努力挖掘新闻内涵凸显报道深度

多年的采访历练,段金柱认识到,作为一名党报记者,不仅需要勇担责任、不怕吃苦,还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对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作出探求和思考,努力挖掘新闻内涵,凸显党报新闻报道深度。

20069月,他深入调查采访,写成《37年的合作医疗,何去何从》一文,反映南靖县山城镇溪边村坚持了37年的合作医疗,面对新局面,出路成问题,引起高度关注。时任省长黄小晶在当天的报纸上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研究解决此事。报道刊发第三天,省卫生厅一位副厅长带队赶赴南靖,协调解决此事。南靖县全面推行新农合后,每年还专门给予溪边村补助,使这一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在日常采访中,他还有意识地对乡镇卫生院的生存状态、如何转型发展等民生热点问题持续关注。他走访了平和、长泰、诏安等县市近20家卫生院,并写成了《枋洋卫生院的生存图景》、《平和安厚:一所镇卫生院的重生路》、《长泰“新农合”给乡镇卫生院带来什么》、《诏安乡镇卫生院的两种求变路径》等一批报道,获得了业内人士的好评,并被新华网、新浪网以及多家医疗卫生类专业网站转载。

201011月,福建在全国率先实现医院就诊“一卡通”,突破了被公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段金柱没有停留在表象上,而是深入采访了推进“一卡通”项目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全面地展现了推进这个项目面临的制肘和挑战,以及如何突破并最终取得成效。在此基础上写成的《就诊“一卡通”,福建走在前》刊发于头版头条,并获得了第17届(2010年度)福建新闻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