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于丹近照 沉积3年,于丹又出新书了。《于丹趣品人生》从一张琴、一壶酒、一杯茶着手,传递古代名士的生活态度,让现代国人找到 “零门槛”的怡情养性方式,找回生命本真,找回幸福的感觉。走上《百家讲坛》巅峰后,于丹被冠以“明星学者”,出本书一卖就是1千万册。她的好口才受到称颂,她的传播方式也曾被质疑。对于名利得失,于丹怎么看?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她表示,“名利可能如影随形,但你得知道你是谁。” 记者:时隔3年出新书,在这本书里你将要为读者解读什么? 于丹:当讲完了《论语》、《庄子》,所有先秦思想的精华之后,再找一个什么样的载体才能够在生活里被人们喜闻乐见。我一直寻找,这个载体必须是中国式的,是从东方土壤里生长起来的。还必须是日常生活中的宜适感。我们今天总觉得匆忙,静不下心来,就是缺少一种宜适的托付,那么日常生活能不能找到宜适感?有,中国人说的琴棋书画诗酒花,包括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里面都是些寻常小事,但是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宜适感。 经过一段时间酝酿,我想到一些故事,让大家玩味。同时,我试着把门槛往下降,降到老百姓直接可以触摸到的东西,所以我是从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件事开始讲起。 记者:为何要把茶和柴米油盐放在一起谈? 于丹:成本低,如今喝茶已不是一种雅趣了,它是与柴米油盐放在一起。如果我们动不动就说,我喝的是100年的陈年普洱,或是那三棵树上的大红袍,这叫炫富,这不是在真正品茶。中国百姓喝茶讲究季节,春天、夏天喝不发酵的绿茶,断去了青色,降燥、去火。秋分一过,喝半生半熟半发酵的乌龙茶,恰好介乎冷暖季节间温润的过渡。等到寒冬天,浓浓的红茶,熟普洱,在最萧瑟的季节,用最暖的茶来平衡人跟自然。 记者:你引导大家读经典,但好像部分学者并不给予客观评价。成为“明星学者”,你怎样看待名利得失? 于丹:能引导大家读经典,我已经很感谢。我在《论语》心得写完去外地签售的时候,有一个12岁的小女孩,她拿着我的书跟我说了一句话,她说于丹阿姨,我看了这书才知道,孔子说的原来不全是废话,你知道这句话我当时特别感激,我没有太高的奢望。名这个东西,它已经来到身上,要是说深恶痛绝听起来做作,要说沾沾自喜,也不自量力。对此,我不刻意追逐,也不刻意回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