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应对之策:内容运营,全产业链,集约经营 那么,中国出版又该如何应对?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做出调整。 第一,在出版社层面,尽快实现由图书制造者向内容运营者的角色转变。 一本完整的图书是由信息内容和纸张载体两部分组成,纸张仅仅是一种载体,出版社提供的是以纸张为载体的信息内容,而不是印上了文字的纸张,所以,出版社更应该是信息内容的运营者,而不仅仅是图书的制造者,牢牢掌控内容资源才是出版者最核心的竞争力。不论载体形式如何变化,谁掌控了内容资源,谁就是未来的王者。所以,判断一个出版机构发展的持续性,重要的不是要看它现有的销售金额有多少或者市场份额有多大,重要的是看它掌控了多少内容资源,它们的原创性程度和不可模仿性程度,以及对这些内容资源的掌控是否牢固。 对内容资源的掌控已经为许多出版机构所重视,并陆续发展出三种成熟的运营模式:其一,盛大模式,依托旗下的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网、晋江原创网等原创门户网站,盛大成为一台巨大的原创文字收割机,成为中国移动阅读基地最大的内容提供商。其二,签约作家模式,原创作品依附于作者,检验出版社所掌控内容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旗下作者的数量和档次,那些拥有众多作者资源或者对品牌作者有吸引力的品牌出版社,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占有足够优势。其三,社属期刊报纸模式,出版社旗下拥有若干知名期刊或者报纸,将为出版社带来充足的作品资源,成为出版社聚集内容资源的战略高地。 第二,在出版集团层面,尽快促成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全产业链模式是一种发源于农业产业领域的产业运营模式,由一个大型产业集团覆盖包括原料生产、食品加工、食品供应的所有环节。对于出版产业而言,出版集团的全产业链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掌控发行渠道,掌控一个或若干个区域市场,例如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拥有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旗下有浙江新华发行集团。出版集团掌控大型发行集团的战略意义,就在于牢牢掌控了某些区域市场,不论未来载体形式如何变化,拥有市场(渠道)同样是未来的王者。 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之中,内容资源是核心竞争力,市场资源同样是核心竞争力。出版集团应支持旗下发行集团开疆拓土,主动向外扩张,谋求更多市场份额,在这方面,江苏新华对海南新华的跨区域战略重组,浙江新华对山西太原市新华书店的连锁经营,都是颇具眼光的战略举措。 第三,在整个产业层面,缩小产业边界,走集约经营的发展之路。 或许有点危言耸听,一旦教育的数字化和无纸化得以推行,将直接剥夺出版业一半以上的产业总量。如果失去教材,恐怕我们不得不重新界定产业边界,缩小产业边界或许将不得已而为之。中国出版产业是一个以教材教辅为主的产业结构,一般估计教材的产业比重应该在60%以上,那么现有规模的40%将是除去教材之后的新产业边界。与此相对应,在美、英、日等出版业发达国家,大众读物的产值贡献率分别是60%、50%和80%,所以,不考虑教材,中国出版市场其实是个异常狭小的市场。 市场结构决定产业行为,一直以来,因为有教材利润的保障,中国出版可以通过品种扩展的方式实现一般图书的总量增长,可是,当失去教材利润,这种粗放的增长模式显然将难以为继,缩小了的产业边界,将迫使我们不得不走集约经营的发展之路,也就是减少总品种供给,提高单品的经营效率。 依照经济学理论,在完全竞争的产业环境下,当供给与需求均衡,市场则实现均衡,一旦供过于求,就会形成买方市场,因为竞争激烈,就会有部分供给主体因为赚不到正常利润而被淘汰出局,供给持续减少,直至供给与需求实现新的均衡。缩小产业边界,减少出版品种供给,有两条路径可供选择,其一,制定出版机构退出产业的政策,允许经营效率低下的出版机构破产倒闭;其二,减少书号供给,增加书号资源的使用成本,提高使用效率,从而提升出版产业的进入门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