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走基层·媒体在行动)接地气的新闻有影响力 走基层更要走进民心
——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受到各界好评
新华网北京9月4日电
“蹲点”“一线”“民声”“民情”“体验”,这些“三贴近”特色鲜明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新开设的栏目中。自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地新闻单位迅速行动,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接地气的新闻才有影响力”
在宁夏海原县龙池村清真寺,阿訇李贵宝有个习惯——在每周五的主麻日宣讲上,将看到的好新闻读给信教群众。最近,李贵宝这个做法从每周变成了每天。他告诉记者,原因是“报纸上写老百姓的事情多了,老百姓原汁原味的话多了”。
各地基层群众反映,近期报纸版面、电视新闻变得更生动实在,更吸引人了。四川资阳市乐至县市民唐勐说,《四川日报》开设的“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栏目,让人有种如沐清风的感觉。文章生动鲜活,一口气读完很畅快,希望报社多发些这类反映民情民意的稿子,“接地气的新闻才有影响力”。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沙新说:“这次活动叫‘走基层’,而不是‘下基层’,从‘下’到‘走’,一字之差可以体会到要新闻从业者改变凌驾于群众之上不良风气的决心,体现了‘我是谁’这一深刻的思想内涵。”
文汇报青年记者徐晶卉为了写《蹲点日记·洪庙村见闻》一文,到上海市郊的洪庙村住了一星期。她说:“之前也跑过农村,然而总是上午去,转一下,下午就回报社写稿,农民感觉记者高高在上,记者感觉农民什么都不愿意说。其实,真正走到田间地头,走进村委会的办公室,走在农村夜晚的街头巷尾,我发现农民有很多心事愿和我分享。”
银川晚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于小龙说,“走转改”活动直面新闻界跑会议、编材料、不深入基层、文风格式化等普遍性问题。报社上上下下再次深切地意识到,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一线,用群众的思维、群众的语言、群众的视角采写报道,新闻的亲和力、贴近性才能充分体现,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才能提高。
“新闻报道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帮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
胥炳杰是宁夏西吉县夏寨村一位普通的农村电影放映员,一年有168个夜晚独自走漆黑的山路为农民放映电影。“走转改”活动中,几位记者与他一起乘坐农用三轮车走夜路。他深有感触地说:“放了这么多年电影,头一回有人陪着。有这么多人关心我放电影,我愿意白干一辈子!”
“走转改”活动中产生的很多报道,反映的都是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和心声,拉近了媒体和群众的距离。
“我只是一个普通工人,又不是劳模,没想到记者们跟着我从下午忙到凌晨,甚至跟到高炉前采访拍摄,令人感动。”首钢炉前工王天明说,记者的报道是首钢曹妃甸工人真实生活的写照,写出了他们想表达又表达不出的心里话。
深入基层的新闻报道不仅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还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北京延庆绿富隆蔬菜公司经理张会臣说,以前农民进城卖菜难,担心没人买。现在经过媒体“帮忙”,老百姓排队买菜,公司的蔬菜销售不愁了,可以专心种菜,充分发挥本地菜新鲜、流通环节少的优势,让市民吃得放心,吃得实惠。
“‘走转改’活动,从根本上说是解决新闻战线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的问题。”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余长久说,只有让更多记者深入基层,新闻工作才有源头活水,只有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新闻工作的标尺,才能写出精品力作。
宁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蔡永贵认为,在当前黄金发展与矛盾凸显交织的社会转型期,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反映民意诉求,使主流媒体更好地承担起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和理顺社会不良情绪的职责。
“走转改”活动贵在持之以恒
一些基层群众、新闻工作者和专家学者认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不能仅仅作为“一次性”活动看待,今后要坚持下来,延续下去。
新闻理论工作者、上海《新闻记者》前主编吕怡然说,“走转改”绝非权宜之计,亦非短促突击,在突出强调、大力倡导之后,重在信念坚定,贵在持之以恒,使之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副所长李未柠建议,“走转改”活动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激励记者的积极性,保障成效固化。例如在各类新闻奖评比中,向来自基层的新闻作品和文风清新的短新闻倾斜。“这样才能出现更多打动人心的好作品,传统媒体才能更好地引导舆论。”
银川晚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于小龙认为,将“走转改”引向深入,不仅要鼓励、督促所有新闻工作者多走基层,还需要解决一些长期以来影响新闻生动、鲜活的体制机制性问题,敢于根治新闻界的老毛病,敢于啃业内的“硬骨头”,使新闻战线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长春市民杨大宇说,到基层去是转变作风、改进文风的一把钥匙。不仅是新闻单位,其他所有单位、所有党员干部都应该这样,切实避免作风飘浮、脱离群众,真正做到把身子沉下去,把民情、实情、真情找出来,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扎扎实实践行执政为民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