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魂归故里 黎星的离去在中国驻华盛顿新闻机构产生巨大震动。中新社首席记者吴庆才,中国青年报驻华盛顿记者鞠辉,正在北京的法制日报驻华盛顿记者邹强纷纷表示,惊闻噩耗,大家甚感愕然与痛惜;华盛顿的天空陨落了一颗耀眼的星辰,这是新闻界的重大损失。 率团参加旧金山翻译家大会的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万万没想到,他7日晚刚回到北京,收到的第一个短信竟是黎星辞世的消息。黎星采访了大会的主席,副主席,写了专访,把旧金山印刷的、安排有大会信息的中国日报美国版送到会场,在开幕式上大会主持人举起来给大家看。黄友义不胜唏嘘地说,“我们在会场分手时,她微笑着挥手,竟成永别。她是一位充满热情和激情的好同志。她的离去不仅是他们家庭,不仅是中国日报的损失,也是我们大家的损失。” 爱荷华大学新闻学教授Judy Polumbaum是黎星30年的好友,情同姐妹,亲如家人。她7日晚上赶到华盛顿,看望黎星的家人。“她在很多方面都是非常出色的人,特别是工作方面,对待工作非常严肃。但是她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随和的人,即使在非常紧张的时刻,她也能从容面对,”Judy说。 黎星总是乐于助人,从不犹豫。两年前的冬天,北京暴雪,交通瘫痪,Judy刚下飞机,受困机场。她向黎星求助,黎星和她丈夫立即出发前往机场。“他们乐呵呵地开车过来接我们,仿佛不是我在求他们帮忙,而是给他们了一个机会开车在雪中探险,”Judy说。 54年前,一对外交官夫妇,把他们的女儿降生在民主德国的东柏林。这就是黎星。54年后,一对国际传播的伉俪,在华盛顿开始了他们新的征程。黎星有很多想法还来不及实现,她就匆匆地把生命定格了。一位中华儿女,父辈代表国家出使欧陆,把他们的下一代降生在异国他乡;到了自己大展身手的年代,骄傲地以中国记者的姿态出现在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华盛顿。或许是一种宿命,黎星,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华儿女,就是要出生在远离故土的异国,就是要在太平洋的对岸画上生命的休止符。这仿佛告诉我们,黎星一生的使命,就是跨国家、跨文化的沟通。 没有出生在中国,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不在中国,这或许是黎星的遗憾。哭红了眼睛的辰北,将会带着黎星最终回到故土。按照黎星生前的愿望,黎星的骨灰,将伴随着亲人的泪水,分别在美国的大西洋海岸和中国的太平洋海岸撒入大海。 这是我们对黎星最恰当、最崇高的礼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