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短暂的乐观 乔治敦大学医院的初步诊断,曾经短时间让黎星和辰北放松了心中紧绷的弦。CT发现黎星脑部出血。医生告诉辰北,稍后将进行手术,并预计住院14天。对于这样的诊断,黎星和辰北谨慎乐观地认为,此次有惊无险,相信这只是一个不大的手术,做完后她还能继续像以前那样勤奋地工作。而工作,是黎星的生命。不能工作的生命,在黎星看来,就不叫生命。 黎星是中国日报最受尊敬的记者和领导之一。从中国日报1981年创刊,她就加入了报社,曾八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曾担任过文教部和国际部主任,美国版主编。今年4月底赴美担任中国日报驻美国首席记者。作为创刊元老,作为孜孜不倦、从来不曾间断过耕耘的一位资深记者,黎星是中国日报成长发展的见证人,她更是辛勤浇灌这颗大树的园丁。 在大家的眼里,黎星总是那么健朗,总是那么生机勃勃,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儿。走路永远风风火火,总是冲在报道的最前线。她的敬业精神总让年轻记者自愧不如。事实上,黎星一直有高血压,长期服用降压药,她时常感到头疼。几年前,她也为头疼做过检查,没有找到病因。 当辰北觉得一切比较乐观的时候,他打电话,把中国日报驻华盛顿首席记者谭英姿和正在美国读大三的女儿宵宵叫到了医院。辰北原本的想法是,让同事和女儿一起,守候即将手术的黎星。 等待手术的时间似乎有些漫长,黎星觉得有点冷,护士给她加了两床棉毯子,她小睡了一会,轻微的鼾声,似乎睡得十分香甜。护士提醒家属应该让病人保持清醒,女儿轻轻地叫醒了妈妈。 不到6点,监测仪器突然报警,由于血液压迫了脑神经,黎星呼吸紊乱并停博,随即陷入昏迷。十余名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抢救,做心脏复苏的人工呼吸,药物注射,最后经过四次电击起搏,黎星才恢复了心跳。经过近30分钟的抢救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情况稍微平稳后,马上被推入手术室,进行颅骨钻孔降颅压的手术。 据医生介绍,在此后一个多小时的手术时间里,黎星血压极为不稳定,数度突降,十分凶险,经数次用药强制,才逐渐稳住。守候在手术室外面的辰北和宵宵也在经受煎熬和痛苦,女儿泣不成声,依偎在父亲有力的肩膀上,坚强的面对着医生一次次的手术情况汇报。 8点多钟,黎星挺过了这场小手术,令人遗憾的是,她的身体状况不允许她做最关键的开颅或介入手术,只有通过这样的手术,才能针对出血病灶,彻底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第一步先转到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期待迎来各项医学指标达到手术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