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人 > 正文

网络专家学者从业者新春一席谈 互联网温暖全社会

2011-02-02 18:57:35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杨 佳  
视频加载中...

做好网络舆论“把关人”

胡彬:互联网上负面信息似乎更容易流传,这不奇怪。负面并不可怕,怕的是我们不能把负面转变为正面。只要尽力去转化,负面就会越来越少,阳光和温暖就会越来越多。网上的偏激乃至过激情绪,有话语表达能力的原因,也存在着网民如何把握好自由与自律的尺度。绝对自由、没有自律、无法无天的互联网,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祝华新:中国网民已经达到4.57亿,平均每天上网2.6小时。今天阅读纸媒还能达到每天人均2.6小时吗?已经不可能了。再看一组数据:我们有3.53亿人使用即时通讯(QQ和MSN等),2.95亿人使用博客,1.48亿人使用论坛/BBS,还有6311万人使用微博客。互联网这个新兴舆论场,就“体量”和传播力来说,恐怕已超过传统媒体。网站编辑、版主和管理员,作为虚拟空间的“把关人”,担负的社会责任丝毫不亚于传统媒体。他们整体的年龄较轻,文化积淀和政策水平未必赶得上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如何运营好互联网这个“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倡导网民平和理性发言,努力厘清事实真相,促进社会和谐,这不仅是对他们的职业要求,更是全社会文化建设、社会管理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高钢:在互联网形成的新的社会关联之间,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相互间的了解、关怀、互助、宽容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共鸣。

“意见领袖”要用好“话语权”

高钢:互联网决不是冰冷的技术体系,它带给我们温暖的人情,带给我们真实的希望,带给我们丰富的知识,带给我们务实的应用,带给我们审视自身潜能与缺陷的理性,带给我们即使是为成全自己的追求也不能不去深思的作为人的社会责任。

祝华新:在很多突发事件和热门话题中,知名网友经常拥有很大的“话语权”。比如,中国“飞人”刘翔的新浪微博“粉丝”超过1000万,如果30%的人在线,他的一句话也会立刻被300万人听见。需要提请网上“意见领袖”用好自己的“话语权”,给公众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感受带来更多暖意。不要把互联网变成宣泄一己之怨和个人成见的垃圾箱,像郭德纲、周立波、那英的一时失言,既伤害公众感情也损害个人形象。

胡彬:网络从业者、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有义务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共同建设一个文明守法、诚实可信、积极健康、互爱互助的网上家园。诚信、健康的大环境,会使理性、温暖和爱心得到持续生长和放大,而虚假、暴戾、被“水军”利益操纵的网络环境,只会导致网络空间的日益妖魔化。

真正自发的网络民意大都是善意的,即使批评也会讲道理,需要警惕的只是那些不良中介为谋利而制造出来的虚假民意。今天,我们急需培育尊重法律和法制的社会氛围,急需建立起可靠的信用体系。

至于传统媒体,更应当坚守底限和社会责任,少做捕风捉影、火上浇油的事。

(王舒怀 鲁子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