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美国政府如何与新闻媒体打交道:中国新闻发言人赴美交流实录,龚铁鹰 编著,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赴美交流实录。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组织的新闻发言人研讨班2009年访问美国,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媒体与公共事务学院举办研讨班。随后在华盛顿、纽约与美国政府和联合国的新闻官交流,与美联社等媒体高管座谈。本书全文记述媒体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弗兰克·赛斯诺教授等学者的演讲,实录了与美国政府的新闻官及媒体高管座谈交流的内容。全景观地介绍了美国政府和媒体的新闻运作方式,美国的新闻管理体制,美国政府开展公共外交的最新做法,美国媒体发展的最新趋势。这是国内第一本实录此内容的书籍,可作为党委和政府建设新闻发布制度的参考用书,也可为新闻发言人开阔视野应对媒体提供镜鉴,对于新闻学和传播学领域的学者、师生和从业者,这也是一本有益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目录】
研讨
1欢迎来自中国的新闻发言人 4
新媒体,新新闻
——美国媒体如何报道美国政府和世界新闻 8
弗兰克·赛斯诺
新闻自由原则
——第四权力与政府的看门狗 22
马克·费德斯坦
危机新闻处置的策略和挑战 31
玛格丽特·康威
美国总统的新闻传播策略和媒体关系 40
李·休伯纳
美国政治和新媒体 48
罗伯特·安特曼
新媒体和外交 58
乔治·克拉克
网络世界里的政治传播 ——新旧媒体对比 72
马克·施穆特
美国媒体及驻华记者如何报道中国 80
阿莫斯·盖尔伯
如何与媒体打交道(训练课程) 90
汤姆·斯克乐保罗·沃尔德曼
美国媒体与美国的政治文化 98
肖恩·阿代
结业仪式 103
交流
在美国国会与众议员的新闻官座谈 107
与美国农业部官员交流新闻工作 115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官员介绍公共外交中的新闻工作 122
与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伊恩·凯利座谈 130
访问美联社华盛顿分社电视新闻制作中心 138
与美国国家新闻俱乐部主席唐娜·莱因万德座谈 148
访问美国国务院外国记者中心 161
与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负责人座谈 166
与《华盛顿时报》执行总编戴维·琼斯座谈 174
白宫新闻发言人团队新闻官克里斯 ·亨兹曼介绍新闻发布相关情况 183
在联合国新闻发布厅观摩联合国午间新闻发布会 187
与美国新闻集团负责人座谈 195
访问彭博资讯公司总部 200
参观纽约证券交易所并与负责人座谈 208
参观
华盛顿纪念碑 219
美国国会大厦 222
美国“历史三角” 225
美国费城铸币局 229
费城独立宫 231
在百老汇观看《剧院魅影》 233
纽约中央公园 235
后记 238
本书照片(除作者在片中的)均为作者所摄。
序
铁鹰同志是个有心人。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中国新闻发言人赴美交流研讨活动短短17天,除了认真听、认真记、认真思考、认真交流外,他还把在美的所见所闻都认真收集、梳理,译编成了《美国政府如何与新闻媒体打交道——中国新闻发言人赴美交流实录》一书。嘱我写几句作序,便认真把书读了一遍。读后由衷地感到,铁鹰同志的嗅觉是敏锐的,付出的劳动是值得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信息技术、传播方式和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新闻媒体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理政治国的重要资源和手段。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已经成为我们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要求,提高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水平,真正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已经成为我们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一门必修课。书中辑录的美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的“授课”和交流内容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西方国家政府和政界人士在与新闻记者打交道,在利用媒体、驾驭舆论方面比我们老到,比我们有经验,比我们有办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的经验之谈和许多习以为常的做法、技巧,我们完全可以采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年来已组织多批新闻发言人和负责新闻发布工作的同志赴美国、英国等国交流考察,这对推动我国政府部门的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提高新闻发布工作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能亲自参与国外交流研讨的人数毕竟是有限的,铁鹰同志译编的这本书或许能让更多的人也“身临其境”,有所闻、有所思。
当然,我们在借鉴和“拿来”的时候必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对他们的“经验”、做法、技巧一定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仔细品味,在他们的“授课”和交流的话里话外,我们多少还能读出他们所毫不掩饰的意识形态和奉行的价值观,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有益东西的借鉴和“拿来”,知己知彼,更有助于我们加强在对他们说话时的针对性。
读罢,我想说的是此书值得一读。
王国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As Director of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s Institute for Public Diplomacy and Global Communication, it has been my pleasure to continue IPDGC’s partnership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hosting a week-long program for PRC spokespeople on press-state rel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November 2009, IPDGC conducted its third program for the PRC,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Chinese Embassy inWashington, D.C. The program was a wonderful opportunity for PRC spokespeople to learn more
about theU.S.media and government relationship, and was a great success.
During the 2009 program, program participants heard lectures from important GW scholars on the history and practice of media coverage of government. Frank Sesno, the director of the School of Media and Public Affairs at GW, and a long-time CNN anchor and correspondent, opened the program with a multi-media talk about the changing media landscape in America,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how traditional (or“old”) media are being challenged by and adapting to a“new”media environment. Other speakers included former State Department officials, online media editors, and political consultants.
IPDGC’s program for the PRC spokespeople also included visits to government offices to talk to their American counterparts in the press offices. This included a visit to Capitol Hill, where participants heard from two press officers forU.S.congressmen, followed by a tour of the Capitol. Later in the week, participants visited th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to talk to a press officer there, and to the State Department.
The week was capped by a media training with two experts in the field. This was a real highlight of the program, as participants were able to not only learn important skills for talking to the media on camera, but were also able to do mock interviews in the SMPA studio and see the results on screen. This was a great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a lot of fun, as well.
As IPDGC director, I look forward to continuing this program in the future. I see this as an excellent opportunity for our two countries to learn more about each other and to build stronger relationships that will endure for decades to come. U.S.-China relations are probably the most important bi-lateral relationship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cooperative programs like this will be a part of strengthening our ties.
Sean Aday
(Director, Institute for Public Diplomacy and Glob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edia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GeorgeWashington University)
作为乔治·华盛顿大学公共外交与全球传播研究所所长我很高兴IPDGC(公共外交与全球传播研究所)能够继续与中方合作,承办这次为中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举办的研讨活动,研讨活动为期一周,主题是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2009年11月,IPDGC与中国驻美大使馆合作,为中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举办了本期(第三期)研讨班,这对中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加深对美国媒体和政府关系的了解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研讨班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2009年的研讨活动中,参与者听取了乔治·华盛顿大学在研究媒体报道政府的历史与实践方面颇有影响的一些学者的演讲。乔治·华盛顿大学媒体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长期主播和记者弗兰克·赛斯诺(Frank Sesno)为此次活动拉开序幕,他所作的多媒体讲座围绕美国不断变化的媒体格局,侧重阐述了传统的(或“旧的”)媒体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适应“新的”媒体环境。其他主讲人还包括原在美国国务院工作的官员、网络媒体编辑和政府顾问。
IPDGC为中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安排的活动还包括,参观政府机关并在其新闻办公室对美国同行进行访谈。参观国会山时听取两名美国国会议员新闻干事的介绍,随后参观国会大厦。在这一周的后几天,参观美国农业部并与那里的新闻官交流,随后参观了国务院。
最后由两个相关领域专家组织媒体培训课,以此为研讨活动画上圆满句号。这一课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因为参与者不仅要学会如何在媒体镜头前侃侃而谈,还要到SMPA(媒体与公共事务学院)演播室做模拟访谈,随后在屏幕上观看自己的影像记录。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充满乐趣的学习经历。
作为IPDGC的负责人,我期待着将来能够继续这一项目。在我看来,这样的研讨班是极好的机会,有助于加深我们两国的相互了解,建立着眼于未来数十年的更加紧密的关系。美中关系可能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而类似这样的合作项目将会成为加强我们之间联系的纽带。
肖恩·阿代(Sean Aday)
(乔治 ·华盛顿大学公共外交与全球传播研究所所长媒体和国际事务副教授)
前 言
2009年11月,我参加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新闻发言人研讨班赴美交流。国务院新闻办组织这种交流活动是从2005年开始的,当时美方的合作伙伴是杜克大学,2006年起合作伙伴转为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此次研讨班赴美交流已经是第4期了(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交流活动停顿一年)。国务院新闻办组织新闻发言人赴境外交流的另一个方向是英国,合作伙伴是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大学,到2009年也已举办过4期。
在新闻领域,中国和西方国家应该是最谈不拢的,可是国务院新闻办能够积极推动和英美国家的政府、媒体进行新闻交流,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开放程度,与往昔一谈起西方媒体就如临大敌的景况,实在是天壤之别。
此次研讨班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鲁广锦先生担任团长,除工作人员外,成员为全国政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等中央部委的新闻发言人,还有福建、辽宁、天津的地方新闻官。
研讨班于2009年11月8日从北京出发,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研讨一周,随后在华盛顿、纽约与美国白宫、国务院、国会、农业部及联合国的新闻官进行交流;访问美联社、《华盛顿时报》报社、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国家新闻俱乐部(NPC)、国务院外国记者中心(FPC)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全景观地考察了美国政府和媒体的新闻运作方式,了解了美国的新闻管理体制和开展公共外交的做法。美国政府和媒体重视此次交流,交流方案全部得以落实。过去都是新闻稿里出现的名字,如国务院发言人伊恩·凯利、开展公共外交的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的官员等,此次都出现在面前,与我们面对面地交流。11月23日,研讨班从美国返回北京。
1996年,应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邀请,我曾带领天津新闻团访问美国,此次再到大洋彼岸,已经没有当初的新鲜感。而且,上世纪90年代初,我曾担任天津市政府外事办公室新闻处处长,在天津几乎接待过美国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对美国的媒体也不陌生。但是,此次访美依然让我心生喜悦,因为时代的变迁如此快速,对比是如此强烈:90年代初,我们还没有今天的自信,那是一个对西方媒体严加管控的年代,外国记者到地方城市采访,都要经过当地外事办公室的批准。今天外国记者到地方采访,只要得到被采访人同意即可。那时政府部门既没有新闻发言人,也甚少有研讨班与美国进行以新闻为主题的研讨交流。今天中国各级政府都有了新闻发言人,中美之间的新闻交流也频繁起来。在交流的大潮中,我能够成为新闻发言人研讨班的一员赴美交流,自然是高兴的。更重要的是,此次访美可以与高等院校的新闻专家进行研讨,和工作在新闻第一线的美国政府人员交流,并访问美国主要的新闻媒体,这种机会是很难得的。
我们现在常讲要在国际上运用软实力,而一个国家软实力是否强大,其重要因素是看这个国家的媒体是否具有全球影响力。美国是大众传媒的超级大国,在世界上掌控着话语权。美国利用自身传媒的全球影响力在世界上推介美国国家形象、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影响全球舆论。强大的媒体力量成为美国持续潜移默化影响世界公众思想的重要手段。此次访问能与美国主流媒体的高层进行交流,了解美国传媒帝国是如何运转的,与当初接待一两个美国记者,获得的体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此次访问中,我将全部讲课内容和交流活动无一遗漏地录了音,现以见闻录配图片的形式出版此书,目的是带着读者和我们一起行走,感受美国如何进行新闻传播,如何开展公共外交,对符合中国国情的传播手段引以为用,也利于中国知己知彼地妥善应对西方媒体。2009年,李长春提出“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对媒体真正做到善待、善用、善管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不但要积累经验,也要借鉴传媒大国的成功做法,这正是出版本书的意义所在。本书采用《美国梦寻》一书的形式,研讨和交流部分用实录的方式,以保持内容的原汁原味,参观部分则主要是介绍和描述。
后记
编写完此书,我觉得若论传播信息,纸媒的确远超口耳相传的方式。耳听了,笔记下了,但不一定准确。录音后整理成文字,则是一句马虎不得。口耳相传的课堂教学方式,听者不过数十人,而将文字印刷成书,则读者可以遍布各地。这也正是我把赴美交流内容整理成书的原因所在:把课堂上和交流中听到的落实在文字上,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听到的,问到的,所思考的。
此次赴美交流,我们接触了高校的教师、政府的新闻官、媒体的高管和记者,感觉他们都很热情友好,都是详尽地向我们介绍他们的专业知识、工作内容,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没有人刻意挑起意识形态方面的争论。当然由于中美文化背景不同,政治体制不同,对新闻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不同,所以美国的演讲人和接待者在言词中不可能和我们一致,潜移默化中也在表达着他们的价值观,个别的词句我们听起来可能还不大顺耳,我们不妨把这些当作一家之言,以感受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只有以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真正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因为只有了解之,才能妥善应对之。
感谢国务院新闻办以开放的精神组织发言人赴境外交流,让我有机会用文字记录这短暂的经历。特别是王国庆副主任,多年来积极推动我国新闻发布制度建设,了解此书的价值所在,尽管从未为书籍写过序言,但慨然为本书作序。感谢乔治 ·华盛顿大学媒体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外交与全球传播研究所所长阿代副教授,正是由于他的努力,使研讨班在美国首都的交流活动如此富有成果,使我们能够接触如此多的媒体方面专家,他还同意我使用讲课素材并为本书写序,他为安排研讨班活动的忙碌身影总是浮现在眼前。还要感谢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一秘袭艳春女士,研讨班在首都华盛顿的活动包括乔治·华盛顿大学研讨项目,她前期做了大量细致的安排,与各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沟通,使研讨班的交流活动圆满成功。还要感谢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馆的一秘尤雪云女士,我们在纽约的活动同样丰富多彩富有成效,这与她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还要感谢中国高等法院办公厅孙军工副主任,为我提供录音缺失部分,军工也是摄影爱好者,让我们一路增加了不少摄影方面的话题。还有团长鲁广锦和各位团友,和你们一起的美国之行让我永远难忘!
最后,我还要对我的领导和同事表达深切的感激之情!是你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使本书得以面世。
插图欣赏
【书摘精选】
新媒体,新新闻——美国媒体如何报道美国政府和世界新闻
弗兰克·赛斯诺
乔治 ·华盛顿大学媒体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弗兰克 ·赛斯诺(Frank Sesno)教授有25年记者生涯。其中在 CNN工作18年,他先后任 CNN驻白宫记者、主持人和驻华盛顿分社社长。早期从事特别报道,后期负责纪录片制作(现仍在参与 CNN纪录片的摄制编辑)。他最近完成的纪录片“我们的警告——明天的石油危机”于 2009年3、4月间在 CNN播出。他的专题报道曾获得艾美奖。
再次对大家表示欢迎,欢迎来到我们这个城市,也欢迎来到媒体与公共事务学院,我期待着讲完后和大家进行精彩的互动,在我讲课的过程中,大家有问题也可以及时提出来。我的梦想就是今后中国来这里的发言人上课时不需要再找一个翻译了(研讨现场有翻译)。
正如刚才阿代副教授讲到的,我和各级政府的发言人有多年打交道的经验,最近我们把国防部长盖茨先生和国务卿希拉里女士都请到我们学院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对话。我有7年担任驻白宫记者的经历,当时我在 CNN工作,在此之前我也在美联社工作过。我曾作为随行的记者团队成员之一陪同总统出访,第一次是在1989年,陪着当时的老布什总统访问中国,见了李鹏总理及其他政府官员。尽管很多从业的新闻记者或者新闻界人士都不愿意承认,但是我必须说,如果没有政府以及其他行业的发言人,那我们作为记者的工作会越来越难,我们从发言人身上不仅是了解一些最新的信息,有时还需要他们澄清一些事实。所以我要感谢各位所做的工作,而且我也知道各位每天面临的是怎样一个巨大挑战。我经常跟人开玩笑,我说尽管我也来自媒体,来自新闻界,但是我愿意帮助各位了解怎样和媒体打交道。
所以今天我讲的可能相对广泛一点,主要内容是新媒体在美国以及全世界如何进行报道,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可以说在各个层面类似报道的速度要越来越快,而且复杂性越来越强。现在全世界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公众对于获取信息越来越感兴趣,参与度也越来越高,因为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公众对于信息的判断和反馈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我讲课的一个基本前提是,现代社会对于媒体的期待不同了,主要原因是传播技术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革。所以媒体的形式和过去也完全不一样了,由此我们也可以说,信息提供者和信息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信息的提供者可能是发言人,就如同在座的你们,也可能是作为信息传导人的记者。而信息的消费者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以前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发言人或记者提供信息给老百姓,我把它比喻成有围墙的一个花园。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个围墙已经被人推倒了,公众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花园,或采摘花朵,或观赏林木。现在我们学校正在做一个项目,在实验室里,我们试验信息提供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个词是最关键的:信息,沟通,合作。
今天我给大家讲课,素材来自几个方面,首先就是市场上一些最新的数据,第二就是最近的时事新闻,第三是我个人从业的经历,以前是记者,现在是教授的经历。我想首先还是给大家讲讲我的个人经历和见闻。我一开始参加媒体工作是在一个小镇的地方电台,我觉得在一个小地方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最关心的就是涉及到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另一方面,一些全球性的新闻有地方性的影响。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所在小镇的主要产业是机械工具的制造,那时日本及其他新兴国家正在崛起,他们的制造业包括机械制造方面迅速赶超上来,这就造成当地机械制造业工人的失业,所以,日本机械制造业的新闻在那个小镇就很引人关注,这就是一个全球性信息和当地信息如何联系的例证。由此大家可以看到,全球性的新闻是否引起地方关注,内容很重要。
此后我换了工作,去了“美国之音”。当时我在“美国之音”做的是非常初级的工作,就是大家听说过的“美国之音”的一档节目——“特别英语”。“特别英语”要求播报员说话速度非常慢,用最基本的英语单词,以使全世界非英语母语国家的人也能听懂“美国之音”的新闻。当时我们技术原始,就是用最简单的短波发送,但是电波穿越了很多看不见的墙,包括柏林墙等。冷战期间我们通过“美国之音”向亚洲,包括中国、缅甸播出我们的新闻。虽然凭借非常原始的技术,但获得的听众可能是数以百万计的。
此后我很荣幸地走到信息革命的前沿,1984年我加入CNN。我记得那时有线电视在华盛顿还很少见,或者说几百万美国人还不知道有线电视是怎么回事,但是通过CNN这样一个全球性的新闻机构,我们改变了新闻信息传输以及沟通的方式。很多人认为,实际上新媒体改革浪潮的起点就是CNN对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报道。当时我们的记者就在巴格达的前线,所以第一个炸弹炸下去的时候,大家看到的是实时传输的画面,可能在座的各位还记得这个画面。根据我们的统计,全球有10亿人或是通过CNN的直播,或是通过当地电视台转播,看到了现代战争的即时画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