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人 > 正文

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记者奋战在玉树抗震救灾前线

2010-04-20 17:10:00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视频加载中...

图1

中央电视台(图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图2)、人民日报(图3)、经济日报等媒体记者在玉树地震灾区采访报道。

正当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时时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弦之时,广大读者和观众也又一次看到了新闻媒体记者们活跃的身影。正是通过他们从抗震救灾现场发回的大量报道,人们看到了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亲切关怀,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看到了各行各业的通力合作,看到了灾区有效救助。这一个个重新燃起生命希望的镜头,一篇篇激动人心的报道,将全国人民的心凝聚到一起,让信心和力量传递,让温暖和希望蔓延。

“我是记者,正在现场”。这是党和人民的要求,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职责。

人民日报

克服困难 完成使命

4月14日玉树地震发生当天,人民日报紧急成立了抗震救灾前方报道组,从总社派出了第一批6名记者。他们15日上午抵达灾区后,克服高原反应、发稿困难等种种不利条件,立即投入工作。

文化新闻版主编丁伟是人民日报此次抗震救灾报道的前方负责人,他说:“总社要求记者敞开口子写,我们的压力特别大,到凌晨记者的帐篷都是亮着灯的。昨天才有电,刚来的两天没电,我们都是点蜡烛写稿。”

记者赵亚辉是人民日报有名的“拼命”记者。到玉树后,第二天凌晨两点多他才吃上第一顿饭,由于没有热水,吃的是干面,在头两天里,他仅休息了3个小时。他说:“发稿很不方便,有一次采访完我走了一个半小时回去发稿,有篇稿子是坐在马路上写的,更多的时候是站着写稿,把笔记本电池用完后,就到有柴油发电机的地方去蹭电,经常为写一篇稿子,在那里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稿子传回社里,已是晚上十点多。”他介绍,在高海拔地区采访,对记者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昼夜温差很大,晚上相当冷,再加上高原反应强烈,可真不好熬。“但我们有责任把灾区的状况及时报道出去,特别是报道好救人的信息。”人民日报的读者都还记得,赵亚辉曾参加过汶川地震报道,当时在地震发生后的4天时间里,他总共没吃上几口饭,平均每天休息不到两小时,历尽艰险,因劳累过度病倒了,在医院输液时,他还带着采访本,边治疗边采访医护人员。玉树地震后,他又主动请缨来到前线。

作为第一党报,人民日报在灾情发生后,及时推出两个版的抗震救灾特刊,后来又增加到4个版,截至19日,共刊发近20个抗震救灾特刊。前方记者每天为报纸提供一篇深度主打稿件,其他动态稿件主要反映各个行业救援的情况。

图2

光明日报

突出特色 不辱使命

青海玉树4月14日发生强烈地震后,光明日报第一批派出了3位有经验的记者于16日奔赴灾区,他们是军事部副主任陈劲松、新疆记者站站长王瑟、教育部主编练玉春。他们从上飞机的那一刻起,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刚到西宁,就发回了在飞机上采写的人物报道。在颠簸十几个小时、两天没有好好休息的情况下,到灾区又面临着严重高原反应的“下马威”,但他们咬牙坚持,不辱使命,投入到抗震救灾报道中,共发回万余字的文字稿件,新闻照片20余幅。

记者练玉春这几天正好赶上结婚十周年纪念日和女儿的生日,妻女出国八年,刚刚回国与之团聚,本想和她们好好庆祝一下,补偿一下对她们娘儿俩这么多年的愧疚,但是他知道,新闻记者的使命就在现场,未说半个“不”字,就踏上了赶赴灾区的行程。

在赴灾区记者启程之前,报社编辑部门就迅速行动起来:15日就在头版重要位置刊登通讯《把温暖和希望送到灾区去》,主题鲜明、感染力强。随后,光明日报迅速推出每天4个整版的“抗震救灾特刊”,提供大信息量地震救援信息和科普知识服务,截至4月19日,共推出特刊4期、专版18块,新闻报道115篇,评论5篇,照片33幅。报社还充分发挥自身在文化界、知识界的影响力,推出抗震救灾《书法特刊》、《文艺作品特刊》,邀请欧阳中石、张海、言恭达等一批知名书法家撰写书法作品,表达各界对灾区人民的激励慰藉之情,并以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形式,讴歌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感人精神。

报业集团所属《新京报》,秉承一贯的冲击力影响力,以日均7个版面的力度,进行全方位报道,共刊发30余个抗震救灾专版,150余篇相关报道。光明网也开辟了专门网页,同时每天摘发网友对抗震救灾的反映,在光明日报上刊出。

当前,光明日报第二批赴灾区报道的同事也将赶赴震区,接替已连续奋战多日的第一批3位记者。

图3

经济日报

先期深入 反应迅速

青海记者站站长马玉宏和甘肃记者站站长李琛奇在14日地震发生后,当即连夜赶到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克服了夜里零下十几度的艰苦条件,以最快时间实现了通讯设备、电力照明和网络传输的正常运行,并为后续采访小组搭建起住宿帐篷。

“14日我们接到总社通知,晚上12点半从西宁出发,到玉树距离是800公里,经过13个小时到达灾区。途中,在翻越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大山的时候,由于车速较快,又是石板路,差一点翻车。在离灾区5公里的时候,我们碰上了余震,山体滑坡,一个石头从山上滚下来砸到汽车轮胎,幸亏没发生大事。”经济日报驻青海记者站站长马玉宏在谈到这段经历时仍然心有余悸。

马玉宏告诉记者,刚发生地震的头几天,灾区帐篷奇缺。15日,新闻中心来了100多名全国各媒体的记者,总共就两顶帐篷。很多记者就坐在凳子上,或站在帐篷外,或在车子里过夜。灾区昼夜温差很大,白天最热的时候可能达到摄氏20度,晚上最冷可到零下15度,夜里特别冷,马玉宏和李琛奇缩在一起,用大衣裹着睡,到凌晨4、5点的时候被冻醒了,腿也疼,腰也疼。

在后方编辑部,经济日报集中精兵强将,加强策划,规划版面,撰写评论,推出了“经济日报抗震救灾特别报道”专版。4月15日至19日,经济日报除做好抗震救灾要闻报道、在头版开设“来自抗震救灾一线的报道”专栏外,共已推出16个“抗震救灾特别报道”专版,包括“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等主题专版及摄影报道专版。据介绍,20日经济日报还将继续刊发4个“抗震救灾特别报道”专版。

图4

中央电视台

现场直击 实时播报

青海玉树强震发生半个小时后,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与国家地震局地震权威信息同步发布。8:23,以字幕形式播出地震突发消息;8:26,播发相关口播新闻;8:50,《朝闻天下》现场电话连线玉树州电视台记者,报道最新灾情。

央视驻兰州新闻应急报道点记者刘龙,成为中央新闻单位最早到达震区现场的记者之一。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发回大量灾情和救援报道。央视新闻中心副主任梁建增告诉记者,目前,央视已派往前方百余名工作人员,包括大家熟知的主持人张泉灵、赵普、李小萌。

梁建增说,在进入灾区的第一天,大家冒着零下10余度的低温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第二天,也只能用军大衣铺在露天的地上,使疲惫的身体得到片刻休息。至到第三天才有了帐篷。新闻中心副主任张杰患有糖尿病每天需要注射胰岛素,但仍然坚持在最前方。

张泉灵告诉记者,前天他们前往扎西大同村采访途中遭遇堵车。为了不耽误采访进程,几位记者肩扛重达二十多斤的摄像器材徒步前往目的地,从早上九点一直走到晚上十点半。张泉灵还告诉记者,在前方的她多了一项工作——安慰。每当灾民问起她,政府会不会帮助他们建房子时,她会坚定地说,“再过三年,你们一定会看到一个全新的玉树!”

前方记者的艰苦换来的是中央电视台的各档新闻节目源源不断传送回来的现场画面。央视通过新闻、直播、评论、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地展现了生命救援、伤员救治情况。中央电视台国内、国际频道新闻节目打破常规,高频率更新抗震救灾相关内容,形成持续关注。此外,央视还利用新闻频道“生活提示”专栏等,为抗震救灾和群众自救等提供交通、气象、自救常识等方面信息服务。

新华社

及时准确 权威报道

4月14日7点49分,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新华社于8时06分18秒即发出首条英文快讯,并通过新华新闻电视网进行电视口播。

当天下午,新华社迅速出击,从总社和青海分社派出第一批6名记者分别随中央领导同志专机和青海省领导赶赴青海玉树灾区。15日一早,由新华社总编室负责人率领的第二批记者,搭乘空军航空运输兵某部运输机赶赴震区,并于12时40分抵达玉树巴塘机场。与此同时,迅速组织人力投入抗震救灾报道。15日晚9时,新华社玉树抗震救灾报道前方指挥部成立。

截至18日18时,新华社派往玉树灾区的采编、技术和后勤保障人员达到87人,其中既有文字记者也有摄影和视频记者,他们分别来自总社编辑部、中央新闻采访中心、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及青海、宁夏、四川等十余家分社。

连日来,前方报道组与后方编辑部通力合作,第一时间发布抗震救灾权威信息。与此同时,新华社对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赶赴玉树指导抗震救灾进行及时报道。

从地震发生后至19日16时,新华社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媒体形式,播发各类抗震救灾报道一万余篇(幅),及时准确、客观全面报道抗震救灾最新进展。新华社播发的图片报道,突出“现场”与“救援”两大主题,直观展示了地震灾区房屋倒塌的严重情况和当地积极援救受灾群众的动人场面,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新华社充分发挥全媒体集团军作战的优势。新华网在首页开设专题,全方位展示新华社播发的文字、图片、图表、音视频报道,对灾情、救援、背景等信息整合到位。新华社通过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播发大量拍摄自现场的视频报道,并通过制作专题节目开掘报道深度。

“永远和人民在一起”,这是新华社记者的铮铮誓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讲述故事 讲述坚强

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在证实消息可靠后,于8时20分左右当即插播了相关消息。同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迅即启动应急报道机制,指挥中心彻夜不眠,对当天夜间的节目进行了全面调整,关注重点全部改为连线前方记者。15日夜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启动了“玉树不眠夜”全程直播,从16日起,全天节目打通,取消部分板块节目,形成大时段特别直播模式。目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实行台网互动,“中国之声”栏目全天滚动,13个无线广播频率,同时全天候关注玉树灾区,手机电视也不停传送灾区消息。

截至4月20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共往玉树灾区派出记者60人次,目前在前方的记者有30多名。“我们要求记者抓感人的细节,用声音讲述故事,讲述人们的坚强和感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总监史敏介绍,女记者杨超随第四军医大学医疗队,采访他们为一个藏族孕妇接生,一路随行,从玉树到西宁,直到孩子出生,听众反响特别强烈,第二天很多人发来短信表达他们的感动心情。

由于玉树绝大多数群众是藏民,说的是康巴方言,为使当地群众及时听到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声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调整了康巴语播出的时间。副总编辑刘晓龙说:“我们从四川康巴卫视借调了两名藏语康巴方言播音员赶到北京投入工作,调整了康巴方言节目时间,由原来的每天两个小时延长到8个小时。广电总局已将玉树调频106.0改为专门的康巴语广播频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给灾区捐赠了5000台收音机。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应急响应 传播世界

“同事身体很不舒服,刚刚睡着,我还在赶稿子。这都是新闻记者分内的事儿,真没什么好说的!”4月19日晚,当记者拨通正在灾区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闻中心“80后”记者任杰的电话时,他这样说。

15日深夜,由任杰和另两位年轻同事组成的国际台首个抗震救灾前方报道小组飞抵西宁,随后他们又连夜租车赶赴玉树。“我们在路上的17个小时,用海事卫星电话和后方做了4次连线报道,把沿途见到的、听到的救援情况传回北京。”任杰对此记忆犹新。

与前方报道组同样紧张“行动”的,是国际台庞大的栏目群和后方精干的采编队伍。

早在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国际台就迅速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机制,快速进入状态。据国际台新闻中心主任刘涛介绍,地震发生后,国际台迅速调整了发稿计划,第一时间与青海记者站进行电话连线。“环球资讯广播”在当天下午的《第一资讯》节目中也打破播出常态,集中报道灾情动态及救灾最新进展,同时连线专家解读地震原因。

与此同时,国际报道部迅速动员各驻外记者站积极关注驻在国和地区的反应。连日来,驻外记者充分、及时报道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救灾工作的积极评价,还报道了华人华侨为地震遇难者举行的哀悼活动及踊跃捐款的情况。

从14日发出关于玉树地震的第一条消息到19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闻中心共发出有关地震灾难的音、图、文等各类稿件近200篇,并运用61个语种和国际在线中、外文网站播发了大量有关抗震救灾的报道,充分发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多语种、多媒体的资源优势,将各界积极开展震后救援的中国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刘涛介绍说,国际台第二个前方报道小组已于19日启程。

中国日报

封面故事 中国面孔

地震发生后,中国日报紧急调遣精干记者赴灾区采访报道,目前一共有9位记者奋战在抗震救灾报道一线。

中国日报目前每天有3个专版集中报道抗震救灾,并充分利用《封面故事》、《中国面孔》等精品栏目做好报道。其中《封面故事》栏目用故事的形式报道中国救灾,《中国面孔》栏目通过故事反映救援队、志愿者忘我救援的精神风貌。

中国日报每天发表一篇社论,反映和代表中国的权威之声。中国日报新闻中心主任孙尚武说,地震发生后,国家主席胡锦涛推迟对拉美两国的访问,提前回国,中国日报立即发表评论,指出中国领导人面对灾难,迅速做出反应,体现出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中国日报还采访国外知名学者,请他们谈对中国抗震救灾的看法,借助外国的视角评价中国,他们都赞赏中国政府行动迅速,以人为本开展救援行动。

“记者报道最大的困难是高原反应,有记者因为缺氧连站都站不住。有位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还被藏獒咬了一口,很多记者连饭都顾不上吃。”孙尚武说,救援队和群众同心挽救生命的行动深深打动了前线记者,中国日报记者王儒全程采访了对一个13岁藏族女孩的救援,这个女孩被埋在一个垮塌宾馆下,救援队与当地群众一起,相互配合,搬石头,清废墟,被埋54小时后,小女孩终于获救,“生命把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凝聚在一起”。(记者单三娅、谢文、甄澄、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