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佳作赏析 > 正文

人民日报:电影需要真诚的评论

2010-04-09 09:08:52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视频加载中...

电影评论对于普及与提高电影文化、推动与繁荣电影创作生产是不可或缺的,我的电影创作就从影评文章中汲取了源源不断的营养。比如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惊涛骇浪》《我的法兰西岁月》是‘不一样的主旋律影片’的代表,让人一改对于主旋律电影的刻板印象。”读着这样的评论,我心里感到很暖和,这样的支撑使我的创作信念更加坚定了:不论什么类型的影片,只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时时想着观众和电影市场,努力把电影拍得好看些再好看些,是会受到观众的欢迎的。

德高望重的电影理论家和评论家钟惦棐笔下影评文章的“战斗风格”曾给至少两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先我以为,写影评和写其他文体的文章一样本是“文无定式”,只要角度独到,言之有物,深入浅出地写开去,自当会是一篇不错的文字。然而,钟惦棐先生却有许多更为精深的见地。当年读他的《影评三要》一文,颇受启迪,至今记忆犹新。容照录几段:

“九分做人,一分作文——写冠冕堂皇的影评文章不算难,难的在于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文章中要人意志昂扬、正直、无私、忠诚、怎样怎样,自己如何呢?批评不是文字做事,其中也有作者的人格力量。如果批评家本人精神状态是萎靡、猥琐、自私、不首先的,下笔千言有什么用?……一是一,二是二。不看风使舵,不顺水推舟。文章在各朝代都没有断过,为什么真正留下的那么少呢?”

“七分文化,三分电影——但就整个电影战线看,还不能说文化水平是很高的。高与不高,这是可以看出来的。有的同志拍头两部影片,强烈的闪光,过一阵子就不行了。这和文化或电影文化大有关系。我是公开、私下都讲这事。批评起的作用很大。如果评与被评,半斤八两。希望就渺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