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策划力 > 正文

典型报道如何突破窘境

2009-09-30 17:06:41  来源: 新闻实践  作者:   
视频加载中...

典型如何生成:“在特殊中显出一般”还是“为了特殊寻找一般”

由于长期以来典型报道直接为政治宣传和社会动员服务,所以典型的选择标准首先要看是否符合政治宣传和社会动员的需要。也就是说,往往是先有要体现某种思想或品质的要求,然后再去寻找符合需要的人物或者单位。这就使典型报道在写作上只重宣传需要而新闻性严重缺失,背离受众对“新闻纸”的阅读需求。语言也不自觉地沾染上过度宣传化甚至说教的意味,报道模式僵化、平面化、脸谱化,出现了很多让人生厌的刻板印象。

典型就是要在个别中见一般,特殊性中见普遍性。典型报道也肯定要在个体的行为中揭示时代的精神和带有普遍意义的价值。但是,这种时代的精神和带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应该是在主人公的性格和行为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体现出来的。这里,德国大诗人歌德关于诗歌的一段话很让我们玩味,他说“诗人究竟为一般而找特殊,还是在特殊中显出一般,这中间有很大的分别。由前一种程序产生出寓意诗,其中特殊只作为一个例证才有价值。后一种程序才适合诗的本质,它表现出一种特殊,并不想到或明指出一般,谁如果生动地掌握住这特殊,他就会同时获得一般而当时却意识不到,或是事后才意识到。”

这就是说,为了一个普遍的意义去找个别性的材料,与从个别性的材料中发现它内在地包含着的普遍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从文学而言,“为一般而找特殊”,特殊只能算是一般的一个例证,这样创作出来的只是“寓意诗”。只有“在特殊中显出一般”,才是有生命的充满灵动的真正的诗。典型报道又何尝不是如此,“为一般而找特殊”最多只是一篇“图解新闻”,只有“在特殊中显出一般”,才能成为一篇真正有生命力有感染力的新闻作品。为什么我们的记者们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和辛勤的探索,典型报道还是很难写出真正的人情味?主要原因就是“为一般而找特殊”,而且经常为了“一般”而扭曲“特殊”,用主观强加的“价值”遮蔽了人物或新闻的本真。

尊重典型人物的主体性,还原复合立体的真实性格

正因为传统树典型的宣传方法,总是把典型当成其他社会成员遵照的“模型”,规范自己的“样板”, “高、大、全”的模式就难以避免。纵使写一个典型人物的缺点,作者也总要为之找到某种合理性,甚至他的缺点也是为了一个更伟大的目标,最终还是一个不是完人的完人。这几乎成了典型报道的一种新程式。吴长伟在分析近几年典型报道的突破时就这样写到:“对典型人物的缺点也不回避,既不人为美化典型,也没有用有色眼镜来看典型,例如写牛玉儒不回避他喝酒……”那么,作者到底是如何处理牛玉儒的这个所谓“缺点”的呢?作者崔士鑫在回顾采写过程时说:“一些细节的处理,比如怎样理解牛玉儒在招商引资和慰问园林工人等场合敬酒、喝酒的问题,强调不要回避,要通过喝酒这一细节,把他作为民族干部热情的一面、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的一面、为了地区经济发展而忘我投入的一面写出来。”最后所谓缺点反过来恰恰是为了反衬他高大的一面。这种思维模式下,典型还是不允许真正有缺点。

正是抽象化、符号化的个性塑造,使得我们的典型很难让人信服。为什么在今天的典型报道中,甚至让受众觉得“可信”都似乎成了难以企及的标准?这个问题的存在,绝不是由于一部分记者的作风不深入或者业务能力不够,而是有着复杂得多的深层次原因。这就是典型报道的“高、大、全”,其实是和“总体性社会”的特殊社会结构,以及典型在这种特殊结构里面的特殊功能连接在一起的。今天搞典型报道,就必须尊重新闻规律,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真实、客观、公正、全面。这就要求尊重典型自身的主体性,真实记录典型人物真实的情感、行为和命运,呈现其复合立体的真实性格。

尊重典型自身的主体性,还必须摒弃在所有情节甚至细节上非白即黑的两极思维。人的情感和性格是极其丰富和复杂的。正是这种丰富和复杂构成了人生的绚丽多彩。先进典型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崇高品格,但并不意味着他的所有性格和气质都是伟大和崇高的。那些性格和气质是他作为一个真实的人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还原一个真实的他无法回避的一部分。这些性格和气质本身既不能算是伟大和崇高,也不能算是缺陷或者缺点。如洪战辉很具有经商头脑,做生意7年赚了10万元,这该算是他的崇高还是缺点呢?都不是。但写出来,才是一个立体的真实的洪战辉。

正是在所有情节甚至细节上非白即黑的两极思维,使是否要写先进典型的缺点成为一个巨大而又尴尬的难题。现在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先是通篇的情节甚至细节都必须反映正面人物的“光辉形象”,后来蓦地发现笔下的人物可信度不高,于是再穿插进一点无伤大雅的所谓缺点,这样塑造出来的典型还是无法让人信服的。其实,写典型人物并不是给他做“鉴定”,和主题无关的缺点完全可以不写。关键是对那些和主题相关的情节和细节,要真切、生动、完整地反映出来,切忌牵强附会地扭曲或拔高。

(金君俐/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办公室主任、传播学博士。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宁波市社科基地课题“社会转型背景下报纸竞争力研究”[课题编号:06JDW03B]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