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策划力 > 正文

从“红色之旅”看国庆六十年报道创新

2009-09-30 17:05:31  来源: 新闻实践  作者:   
视频加载中...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台州日报从5月1日起,在头版开辟了“光辉的足迹——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栏目,高密度、大容量推出“红色之旅”——“老区的那些人和事”、“红土地上的台州人”、“共和国从这里走来”等系列报道,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市委宣传部领导表示,这组关注革命老区和革命圣地的新闻报道,是当前爱国主义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历史题材报道为什么能引发全社会的热切关注?归结起来,缘于台州日报在重大纪念报道中贯穿了强烈的创新意识,一是将乡土革命史题材的丰富性与现实性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将宏大叙事与细节呈现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将追求规模效应与“一炮打响”有机结合起来。

追溯历史,观照现实,增强报道的受众关注度

新闻本质是一种受众应知、欲知而未知的信息。正是从这个角度考量,台州日报把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报道视野,首先聚焦到乡土革命历史题材上。背山面海的台州,曾是革命烽火遍地燃烧的热土,所辖9个县(市、区)都有革命老区,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就是对新中国六十华诞的最好纪念。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台州革命者事迹日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不少革命老区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不少青少年对乡土革命史的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

抓重大纪念报道,以新闻的笔触报道革命题材,并不是单纯地追溯历史。尽管历史与新闻有相通之处,那就是必须讲求真实、客观,但在读者心目中,历史题材毕竟属于“冷点”。如何变“冷点”为“热点”,使报道既能还原历史,又能观照现实,在读者群中既叫好又叫座?

台州日报对“红色之旅·老区的那些人和事”报道对象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史实虽远离今日,但理想和精神却是代代相传的;而台州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民营经济相对发达,大部分革命老区今非昔比,当地民众身上仍然蕴含着祖辈的“红色精神因子”。这一脉相承的“精神红线”,可以串起“红色之旅”系列报道的社会价值链,使记者能有的放矢地深入采写,在时空转换中增强报道的现实针对性,从而引发读者情感认同和心灵共鸣。

深入挖掘,创新写作,彰显报道的心灵穿透力

衡量重大纪念报道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没有产生教育意义。这种教育意义,不是灌输式和说教式的,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台州日报“红色之旅”系列报道,每篇采用故事化的形式,既有宏大叙事,以“具体的概括”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貌,又有人物故事细节的生动呈现,从而避免了重大纪念报道史料堆砌的通病。

记者连续一个多月上高山,下海岛,入老区,寻访先辈足迹,通过老地下党员、老战士及其后代的回忆讲述,还原革命年代的战斗履痕。在采访中,记者保持理性头脑,将采访对象述说的故事与党史资料进行核实,以确保报道的客观真实。

作为报道文本内容的史实细节,记者把握的原则就是自己要首先被感动。他们对素材进行梳理、提纯,往往截取一个横断面,以白描手法展开写作,从而把最能打动人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文似看山不喜平”,记者在表达方式上力求创新,避免平铺直叙。

《桐坑星火》反映中共台属特委机关驻地黄岩桐树坑的斗争历程。作者巧妙地抓取辛姓英雄群体的活动轨迹,通过“史实回放”,揭示桐坑共产党员大义灭亲的事迹;通过“画外音”,反映其后代以父亲为榜样,宁守清贫却热心家乡公益事业。这样的写作手法,打破了纪念报道的时空,给读者以强烈的镜头感,起到了简洁明快、过目不忘的阅读效果。

重大纪念报道光有细节表达,容易流于琐碎。为此,记者注重点面结合,采用“背景链接”,扼要介绍某个革命老区的斗争历程,凸显历史地位和意义,因而增强了报道的厚重感。

精心组织,强势推出,营造报道的“冷点热看”效应

重大纪念性报道策划的创新,可以是选题方案的匠心独运,可以是报道视角的慧眼独具,也可以是报道形式的推陈出新。策划的重心在于围绕纪念对象最核心的东西重点突破,把最能表现纪念主题的内容凸现出来,从而提升纪念性报道的影响力。纪念性报道,大多属于“旧闻新报”,但对作者来说是原创作品,对读者而言应该是不熟悉的新鲜事,要做得出新出彩,做到读者心坎里,关键在于提升整个报道的组织化程度,通过采、编、读三方联动,形成新闻宣传的“冷点热看”效应。

从一开始,台州日报在组织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道时,就寻求差异化报道的路径,认为报道的目光应该从解放前切入,报道的对象首先立足台州革命老区。这样,一方面实现重大纪念报道的本土化,可以做足“地域性”;另一方面推出“红色之旅”,把记者“领”往山区、海岛,开展体验式报道,既能弥补革命老区报道的不足,又能锻炼记者队伍。于是,报社与市党史办联系,请他们提供详尽史料和报道线索,并在政治上对台州革命史上的人物进行把握,防止报道出偏。在此基础上,采访与编辑部门通力合作,仔细排摸采访对象,制定报道方案,画出“红色之旅”的路线图。

在采访过程中,值班编委等与一线记者保持“热线”联系,及时在采前和采中予以指导,并将读者的反馈信息告知作者,保证每一篇报道都能从不同视角还原历史,传承精神,找到与现实的衔接点。《矢志不渝的信仰》记叙了三门县83岁老地下党员章以荣的传奇经历;《一场战役,一座丰碑》追忆我军历史上首次陆海空联合作战的一江山岛解放战斗;《百步巾帼颂》描绘了临海市大石山区女英雄群像;《将军的光辉永远闪耀》记录了抗日名将陈安宝的故土足迹……这些有血有肉的报道文本,配以精彩的图片,通过精致大气的组版设计,每周以二到三组的频率,在头版以大篇幅推出,赢得了众多读者的眼球,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报道效果。其中一篇《张小娇的故事应有后人听》,再现了仙居县横溪孕妇张小娇“不说出红军下落”而遭敌杀害的悲壮一幕,催人泪下。发表当天,一些读者打来电话表示要去祭扫她的坟墓,看望她的后人。

异地采访,深化主题,吸引本地读者眼球

重大纪念性报道,是媒体围绕某一重大主题组织的连续性报道,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就谈不上显著的社会影响力,也难以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道由于起步早,时间跨度大,要赢得报道的规模效应,就必须保证一定的版面容量和见报频率。

台州日报在组织“红色之旅”系列报道过程中,注重整体部署,分步推进,把握好报道的节奏,确保临近国庆达到高潮。立足本地的“老区的那些人和事”报道先声夺人,为了步步加温,编委会组织3个异地采访组,从6月中旬起,分赴嘉兴、上海、南京、江西、重庆、遵义、延安和西柏坡等13个重大事件发生地,开展为期一个多月的大型采访活动。

作为一家地市党报,如何寻找异地采访报道切入点?台州日报以创新报道视角和报道形式来破解难题。一方面,找到与本地读者的共鸣点,即通过记者带着感情异地采访,尽可能挖掘一些鲜为人知的人物和故事,使报道丰富多彩,为读者喜闻乐见;另一方面,着眼于与台州的关联度,寻访在革命圣地创业的台州人,挖掘“红色之旅”的“台州元素”,以增强报道的独家性和吸引力。

台州日报根据前方记者的采访对象和内容,在“红色之旅”这个栏目的统率下,开辟“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和“红土地上的台州人”这两个子栏目。到8月上旬,这两个子栏目共发表了30余篇生动鲜活、情真意切的异地采访报道,带给读者一次又一次心灵震撼和精神洗礼。

在江西瑞金,记者采访到96岁高龄的老红军刘家祁,以一篇通讯《一位老红军的本色》再现了主人公的精神境界,并追忆了从台州临海贫困农家孩子成长为红色中华通讯社(新华社前身)负责人的王观澜。在重庆,记者聆听了共和国年龄最小的革命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狱中生活学习故事,含泪写下《“小萝卜头”: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在嘉兴,他们除了采写《抚今追昔在南湖》,还原中共一大那壮严一刻之外,还在红船上采访了在当地创业的台州人,写出《红船侧畔续写新台商传奇》。在延安,记者意外发现延安大学学生部主任林迪生是台州三门人,而且还是《保卫延安》作者杜鹏程的老师,便发回通讯《林迪生:从台州到延安的红色教育家》,让本地读者重新认识了这位久违的革命先辈。

记者踏着前辈的足迹,在革命圣地一路寻访,记录恢弘的历史画卷,感受别样的心灵体验。这样的采访,对记者来说无疑是一次绝佳的锻炼,将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他们回来后都说:“这不仅是一次形体的远足,也是一次精神之旅。”(黄保才/台州日报副总编)